甲喇章京以上的将领们讲述评当日的战况。
“其实,那些南蛮的战法也没有什么别的稀奇之处。仍旧是以炮火开路,令那些东蕃兵蛮兵为前锋向我大清兵马猛扑。不过,与往日不同的是,此番的炮火轰击,不但炮火猛烈,射击精准,持续时间长,更为要命的事,所有的炮弹几乎都落到了我大清第一道防线两位总兵阵地的结合部。”
在炮火准备之后,便是东蕃兵隆重登场了。与以往的战术不同,他们不再与清兵展开逐道战壕的争夺,而是不断的向清军阵地的纵深猛扑。撕开一道道口子后,不停的向阵地纵深突击,不给清军投入预备队在战壕里同他们肉搏的机会和时间。
“钻隙深入,牛刀子穿心?”多铎听了秦子冕对前敌上南粤军战术的描述,不由得让他后背一阵凉。如果是面对南粤军的炮火,他可以用深沟高垒来应对,面对南粤军的火铳刺刀,他可以用弯曲的壕沟,善于肉搏的精锐来对付,那么,南粤军不再与他进行逐道壕沟逐个阵地的争夺,而是集中炮火突破一点后,以善于肉搏,精于火器的精兵为刀锋,拼命的往他的军阵内部杀来,他又该如何应对?
集中炮火猛攻一点,以精锐为先锋钻隙直入,这样的战术,其实在我们的历史上并不少见。在19年的中原大战,以蒋介石为的中央军,面对着冯玉祥西北军的深沟高垒,和装备着手榴弹、花机关,善于以大刀片开展肉搏战的士兵,除了以高官和金钱收买西北军将领之外,在战场上便采取以炮火猛攻一点,不再与西北军展开阵地战、肉搏战,那样的话太吃亏,黄埔系军队和其他中央军部队在这些方面同西北军比都没有优势。他们采取了钻隙深入战术,按照蒋校长的话,部队像一把把锥子一样,拼命的钻进去。很快,陈诚、上官云相等人便在郑州会师,冯玉祥宣布下野读书去了。
类似的战术,1948年的中秋节被许和尚在济南用在了蒋校长的好学生王耀武身上。
面对着济南城的坚固防御体系,许和尚放弃了正常的逐层推进,先占据外城,然后攻击内城的传统战术,而是采取牛刀子战术,集中兵力和火力,东西并举,数把尖刀冲开血路,向守军的心脏凶狠地剜下去。许世友给攻城各部队提出的要求是不能摆困难,不能找借口,各自解决自己当面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攻击!
先夺取济南外围的茂岭山和砚池山,跟着夺取商埠区,将解放军的炮火直接推进到了济南的城墙下。
济南老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套在外城里,无论内城还是外城都有高大坚固的城墙。王耀武认为,攻击商埠的作战已使共军遭受严重伤亡,至少需要三至四的准备和恢复才可能再次动攻击。
华东野战军攻城部队确实极度疲劳,减员来不及补充,伤员还没有全被抬下去,弹药和其他攻城作战器材也消耗严重。按照一般的作战规律,虽然不至于需要休整多日,但两还是需要的。按照王耀武和杜聿明的设计,就是要依托济南坚固的城墙工事,吸引华东野战军于坚城之下,给予大量杀伤后,外围的国民党部队同济南城的部队里应外合,来一个中心开花,全歼或者是重创华东野战军于济南城下。
(嗯?中心开花?这个词怎么这么熟悉呢?好像当初孟良崮上的张帅哥就是死在了这四个字下面。)
可是,七十四军的家人王耀武没想到的事,他遇到了一个不按照套路打仗的许和尚。
许世友命令持续攻击!即刻攻击!决不给王耀武喘息的时间!
在许世友的牛刀子战术面前,济南城那两道由大石块和大方砖砌成,墙高8米、厚1米的城墙,以城门楼为火力支撑点,城墙顶部设有母堡和子堡,城墙中部设有三层火力射点,城墙内外均设有铁丝网的防御体系变成了纸老虎。
牛刀子战术的结果,给济南城增加了“英雄山”和“解放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