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些人才和华盛集团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仅仅前期的理论设计,耗费个五年八年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现在,一切都提前了很多很多。特别是苏联的几位大佬到来后,运20的设计工作的速度快速提升,因为这几个大佬太熟悉运输机的设计了。而且他们已经设计出了好几款成熟的运输机,在他们看来,运20这种运输机太简单了,个头跟伊尔76大小差不多。
虽然这几个人没有参与伊尔76的设计,但是他们却是安124和安225的设计师啊,连安124和安225这种巨无霸都能设计出来,运20这种小型飞机,在他们眼里也许就是个小玩具。
也正因为他们的到来,理论设计才进入飞快,再过几个月最终的设计应该能完成。完成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生产样机,然后进行各种实验,然后最终定型生产。
而运20只是个开始,现在盛宝野心勃勃,等运20设计完成后,他们准备在安124的基础上设计运30,对标安124和银河运输机,到时候别看运30更大,但是设计也许会更快,因为对于盛宝来说,他们可能就是在安124的基础上优化一下就能变成运30了。
现在华夏有一架安124,而几位总设计师也在,这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到时候甚至可能运30先定型量产也不是没可能,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
至于安225,这个大家伙,其实华夏现在对这这个大家伙是没什么需求的。未来需求也不多,毕竟这玩意实在是太大了。
别说安225了,就算是安124这个级别的运输机,其实大部分用的次数也都不多。哪怕是美国,很多时候主要还是用C-17。因为很多时候,根本用不到特别大的运输机。
这还是美国这种在全球独霸的国家,美国需要有快速全球投送兵力的能,所以对于这种大型运输机需求量很大。
而华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执行的是国土防御战略,对于大型运输机的需求量并不算太大,武器装备这东西,除了技术外,需求还是需要考虑一个国家的战略需求和能力,并不是先进的装备越多越好。
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