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孟文逸的策略(2 / 4)

”孟文逸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明来意。

“哦!有何不妥之处吗?”姬武问道。

“大善!我东周泱泱大国,雄踞八州,高祖在世时,城中道阔直,车水马龙,繁华殊异。铺肆林立,货赂琳琅满目,自各方之贾人云集,交易之声不绝于耳。皇宫金碧辉煌,琉璃瓦于阳光下闪耀耀目之芒,彰示无上之威严。

军阵严整,士卒身披精良之甲胄,手持锋利之兵具,操练之声震耳欲聋。战马嘶鸣,旌旗飘扬,所至之处,敌者闻风破胆。其铁骑纵横沙场,开疆拓土,战功赫赫。

农田袤无边际,阡陌纵横,水利设施备具,岁岁丰登,仓廪充实。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朴,人人对邦国忠心耿耿。

文化繁荣昌盛,学府众多,学者云集,诗词歌赋、经史子集传于世,诸国纷纷遣使者来学交流。

贸易四通八达,商船远航海,将本国之特产运至远方,带回奇珍异宝,邦国财富源源不绝。

然而,如今国力逐渐削弱皆因士族林立,寒门再难出贵子。

其于地方常自成一体,掌大量之土地、人口及财富,使中央政府之权分散削弱,难以有效行全国之统治与管理。

塞阻下层有才之士之晋进通道。此致国家不能充分纳优才为之服务,官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有效治国家。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士族大并土地,隐匿人口,致国家税收减,财赋收入不足。同时,其经济特权亦坏社会之公平竞争,阻经济之发展与繁荣。

异之士族间为争权利,常相倾轧、争斗不休,引致政治动荡与社会混乱,耗国家之大量精力与资源。

久享特权及优渥之生活,易变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乏对国家发展与改革之积极推动。”孟文逸说这里便停了下来,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姬武“.......................”

我不就问了一句,你老人家直接长篇大论,给我议论国事,还有你说事就说事,整的口吐珠玑,听得我半懂不懂的。姬武心中腹诽,正欲开口说话。

孟文逸没给姬武机会,喝完茶后继续说道:“王爷开历史之先河,不问出身,唯才是用,令老朽佩服。我儒家有句老话,有教无类,老朽将之视为圭臬。今,王爷开设学府,通告全国,招贤纳士,老朽不才,愿意为王爷尽一份绵薄之力。”

“好!太好了!若是得先生相助,我凉州最高学府,将会成为真正的最高学府!”

孟文逸说完,姬武正想开口,却是被韩力这一声好,生生的憋了回去,差点没给姬武憋岔气。

韩力说完,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姬武等了一会儿,他怕等一下又有其他说话憋着自己,见大家都看着自己的时候这才开口:“孟老能来我凉州学府,晚辈求之不得。学府还没祭酒,孟老就委屈一下吧!”

“王爷不再考校一下老朽,万一老朽是欺世盗名之辈,岂不有损王爷威名?”孟文逸笑着问姬武。

“不用!孟老方才对于我东周之言论,放眼我整个东周又有几人分析得如此透彻。有如此眼光,其才能又能差到哪。”

“那老朽便却之不恭了!”孟文逸起身对着姬武揖礼,姬武也起身回礼。

对于这种情况众人都是皆大欢喜,随后更是畅所欲言,聊起凉州的发展。

“王也觉得凉州如何能算得上真正的富足?”孟文逸问道。

“凉州就像这棵树一样。”姬武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树说道。

“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要有肥硕的根系为树提供养分。百姓则是凉州的根系,百姓富足就是让树根肥大,只有百姓富足了,凉州才会源源不断的有养分吸收,凉州才会被反哺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