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止战谜(1 / 4)

流华录 清韵公子 2863 字 1个月前

黄巾军败退,荒芜一片,百姓疾苦,英雄落寞。在这一片苍茫大地上,东方咏与孙宇并肩行走,宛如一对道不同的行者,朝着各自心中的彼岸前行。

东方咏的行踪,实在让人难以捉摸。他未曾回到张曼成身边,共同重建太平道的基业,而是与孙宇同行,径直走向不知名的远方。孙宇对这一决定感到困惑,虽有几分不解,但又不敢直接质疑。毕竟,东方咏非同一般之人,不仅修为深不可测,心思更是深邃无比。

一路上,东方咏言辞清雅,言谈中时而透露出对于太平道的深厚情感,时而又引经据典,谈及“道义”二字,语气中带着一股自信的坚定。那种脱尘脱俗的气质,仿佛连天地万物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孙宇听在耳中,心头却时常涌起不解之意。于是,他忍不住开口,想要探究其中的深意。

“东方兄,既然太平道以‘救死扶伤’为宗旨,推崇‘大道’,为何不早日归顺张曼成,与太平道余党重新整顿江山?”孙宇微微侧目,眉宇间带着几分疑惑,“难道不应趁此机会,联手重振旗鼓,一统中原么?”

东方咏听后,微微一笑,似乎并未被问起的直接性所触动。他淡然说道:“府君所言,不无道理。确实,若仅看眼前的局势,似乎与张曼成一同复兴太平道,重整基业,便是最为稳妥之策。然则,若我只是为了权势,便与其他豪杰有何分别?太平道所行的,不仅仅是这世间的‘权’,更是‘道义’所在。”

孙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解,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讽刺,“道义?在这个乱世,府上未免过于理想化了吧?太平道若真能像您所言那般‘拯救百姓’,岂不早已在黄巾起义中成就一番霸业?可如今,黄巾已败,百姓仍在水深火热之中,何谈道义?”

东方咏听罢,未曾露出一丝愠色,反而似是沉思了片刻,方才悠悠答道:“府君的言辞,直指当前困局,实为中肯。但正因如此,我更需明白,‘道’若仅止于权力与刀枪之间,便是最为短视的。道义者,非一时之气运,亦非一朝之成功,乃是日积月累的积淀,是在百世之后,才会显现出其真正的力量。”

孙宇心头微震,顿时又觉难以言喻的困惑,若说这些话来自于任何一位流于虚谈的高人,或许他会嗤之以鼻,但此时此刻,说这些话的人是东方咏——一个不知多少英雄豪杰都为之倾倒的存在,他的话,怎能轻易忽视?

“府君可知,”东方咏缓缓转向孙宇,眼中透露出一股深邃的光,“太平道的‘道义’,非单纯的教义或誓言,而是对人心的引领。所谓‘治世之道’,首先要治人之心。天下之大,岂能只是以暴力解决一切?若只是依赖刀枪、剿灭异己,又何异于黄巾之败?”

孙宇皱了皱眉,心中隐隐有所动摇,但却不甘心就此认输,反问道:“如此说来,东方兄您所行的,是一条理想化的路?但这条路,是否能带来实际的安宁?如今百姓疾苦,乱世将近,光有道义,如何能真正化解眼前的困境?”

东方咏眼神一顿,似乎看透了孙宇的内心迷惘,却依然不急不躁,缓缓道:“府君或许认为道义太过虚无,但我却认为,世上真正能改变一切的,正是‘道’。道义若能深入人心,便能化解纷争,亦能疗愈乱世之创。而这一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时的权力可以换取。每一个人的心中,皆有一条不同的道路,而我们所需的,是带领世人找到那条真正的路。”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道之为道,不是用兵戈所能摧毁的。若我与张曼成并肩而行,只是谋取一时权势,如何能得到真正的百姓支持?如何能让这乱世中的人心得到安抚?治国平天下,若无道义,便是空中楼阁,如何能屹立千年?”

孙宇听罢,愈加沉默,心头似有千重迷雾,难以拨开。他自小便在纷争之中摸爬滚打,深知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