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公司文化(2 / 4)

为什么要一次次削减士兵们的福利,部分原因也与这些所谓的大公司有着密切关联。

诚然,这些公司为军队提供了一个个的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像是一座座桥梁,帮助军方筛选以及征集合适的新兵,满足军队对人力资源的渴望。这些新兵的战斗训练和待遇保障,也是公司的职责之一。换句话说,军方和政府只需时不时地向这些公司输送一笔资金,便可轻松获得一支接受过初级训练的兵力。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交易。

然而代价则由这些牺牲的士兵所承担。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些被公司动员和选拔的人,根本就不被军方认定为国家正式认可的士兵。他们只不过是公司输送给军方的职业打手,双方的联系,不过是一纸冷冰冰的契约罢了。

在这套体系中,每一次出动,每一次任务的执行,包括训练和各种作战行动,都只是在军方和公司之间的委托合同框架内进行。这一切都与“士兵”的尊严和誓言没有关系,他们的命运和荣耀被记录在了公司的账本上,被数位里的利润和损失所淹没。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种安排,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包税制。军方和政府对兵员的需求不减,但他们迫切希望压缩因训练而产生的庞大开支。于是,如同担负起救世主角色的公司们迈出了关键一步,负起了这一重任。他们的背后协议,谁知里面有着多少权宜之计呢?至于这些公司在暗地里对待那些底层士兵的方法,那些在悠遥官府中的官员们视而不见。

正因为这些,SCAR-H对那些自称为大厂的武装佣兵企业充满了反感。她还记得原来的长官如何描述军队的负面现状——无论如何选拔,结果都如同大海捞针般找到的几颗渣滓。而那些经过公司选拔和培训的兵员连最基本的合格标准都达不到,与渣滓相较,更是不堪一击。

对于那些坐在国会山上,眼中只有选票和收益表的老政客们来说,这无疑是捡了个大便宜。他们既得到了稳定的兵源,又不需要为这些士兵发放工资和退休金。如此一来,一大块军事国防预算就能省下来。这些省下的资金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横财,至于对士兵们意味着什么,那就远离他们的视线了。

显而易见,他们绝不能让公布的国防开支预算有所减少,否则,那会让账簿变得难以圆滑过关。毕竟,在他们眼里,即使是标价十一万美元的电动手推车——那种显然有点像市井小贩随意贴上商标的货色——也算合理开销。至于其中蕴含的套利究竟流向何处,那是一个谜。

就连身处国会山顶和军方的人物,他们的作为已经让人嗤之以鼻。何况是那些供职于他们的、位于金字塔底层的各种私人企业呢?

那么,当眼光从高高的政府官员转移到那些脚踏实地,实际为他们执行任务的所谓的公司时,画面无需多余的渲染,就已经足够震撼人心。这些公司的存在,甚至可以让土匪的不法行径相形见绌——他们的手段更加精细,计策更加狡诈,涉及的利益博弈更加丰富而深入。

在这些公司的影响下,少了那种明抢暗夺的野蛮,多了几分打着合法旗号的掠夺。他们不仅在战场上提供着所谓的“专业服务”,而且在政治的走廊和经济的深渊中也都留下了自己的影子。他们的商业行为,表面看起来无可非议,光鲜亮丽,实际上却是以国家的名义,剥削士兵、敛财捞金。

这些公司以提供“高效、经济”的代理服务方式吸引政府,前者向后者承诺将减轻其负担。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士兵的生命权和福利被置若罔闻。兵员被当做流水线上抛售的商品,无尽地循环着从训练到战场的单调乐章。他们心中的誓言与信仰,在公司对账单上被冷酷转化为数字和图表。

如果说政府的决策官员们是在高处不胜寒的制高点制定着规则,那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