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图,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那份灵活性与可变性。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这张充满无限可能的图纸上随意修改,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陈树生的手指轻轻地在草图上游走,每一个点触都仿佛在勾勒出一个新的思路,为即将面临的挑战铺路架桥。
计划,固然是行动的指南,然而,书面上的计划内容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时,往往需要做出必要的妥协和调整。
春田深知这一点,他按照自己精心制定和安排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前期的准备和行动,心中却也不免有些忐忑,毕竟,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有一道需要跨越的鸿沟。
而前期的准备和行动,就如同探路者的脚步,难免会踢到各种各样的石子,遇到形形色色的障碍。
现实,从来都不是空想家笔下的乌托邦,它不会那么顺从地满足计划上的所有条件。
有些假设的条件,在现实的严酷考验下,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完全缺失,无法使用。
面对这种情况,春田知道,自己必须成为前线与后方之间的桥梁,及时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陈树生。
每一次的反馈,都是对计划的一次修正,也是对未来成功的一次铺垫。
而且,有的时候,计划的执行不仅仅是对既定步骤的遵循,它更像是一场深入实况的探险,是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
稍微比喻一下的话,就像是一个弹药箱在漫长的供应链中流转,它里面究竟有没有子弹,或许组装人员只是匆匆完成手头的任务,对箱内的实况一无所知;负责钉箱子的人,他的关注点在于箱子的封闭与稳固,对于箱子内部的秘密,他也可能浑然不觉;负责检查箱子标签的人,他的眼中只有那些标识着规格与数量的文字,对于箱子内是否真正装载着所需的物资,他同样可能一无所知;甚至负责运输的人,他们关心的是货物的安全与准时送达,至于箱子内部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也可能不在他们的关心范围之内。
然而,当那个关键的时刻来临,负责打开箱子,取出子弹,用这些子弹来射击敌人的士兵,他一定是知道的。
他知道弹药箱里是否有子弹,因为他是那个将计划转化为行动,将物资转化为战斗力的人。
他是最前线的执行者,是计划与现实交汇的节点。
当然,前线的士兵要是打开弹药箱发现里面一颗子弹都没有的话,那绝对是要骂娘的……所以,基于这种情况。
春田此时此刻或者是接下来的行动当中有些想要骂娘的冲动的话……陈树生绝对表示理解,毕竟这种事情搁谁的身上也是绝对能气得想要刨人祖坟的。
这种缺德带冒烟的实验……没事的时候最好不要坐。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