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恢复了往常的宁静。
赵高三人正在收拾院子,之前削好的竹条全被李氏弄乱了,有一些已经折断不能用了。
陈氏正把不能用的竹条收拾到一块,到时候不管是拿来引火还是烧火都是可以的。
赵云麻利的把还可以用的完好无损的竹条放到一起,方便待会赵高编簸箕。
赵高则在一旁继续拿刀削竹条。
今天本来要做的簸箕数量就多,之前削好的竹条本来就不够用,有一些又被李氏弄的不能用了,现在可用的竹条就更少了,得抓紧做才行,不然今天的柿子没地晒就麻烦了。
赵高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这次选的竹子也是有讲究的,用的不是传统的青竹毛竹,而是黄竹,因为黄竹韧性好弹性足。
只见赵高用刀把竹子砍成适合的长度,再把竹子表面简单削一下这是为了让表面更加光滑平整。
接着拿柴刀放到竹子的中间处,用脚踩住另一边固定住,接着用力把柴刀往里怼,把竹子稍微分成两半,重复之前的操作,把竹子口弄成一个“十字架”模样,然后用赵高特意用木头做的十字架工具往竹子口放,用柴刀一直敲打十字架,这样竹子就会均匀的分成四等分的竹条,把四个竹条处理一下,基本的竹条就做好了。
编簸箕需要的竹条更细一些,则需要继续用柴刀垂直把竹条再分为两半,继续重复这些操作,竹条就会像纸片一样薄。
赵言一直觉得自己也算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但是赵高的手艺他觉得自己还真是学不来,这个过程远远没有看到的那么容易,其中需要很多技巧。
就算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赵言,也不得不承认,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令人非常震撼。
看前院自己没有什么事能帮的上忙的,就去灶房继续干活了。
之前处理好的香菇还没拿过来晒呢,现在正好太阳出来了,正是晒蘑菇的好时机。
放在簸箕里的蘑菇都是经过认真排列的,一看看过去,对于赵言这种有强迫症的人来说真的是福音,看着非常舒服。
一个簸箕一个簸箕逐个搬去前院,放到有阳光照到的地方,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这次香菇数量很可观,总共放满了几个簸箕,赵言估计晒干能有半袋子差不多。
到时候冬天没有什么菜吃的时候就可以拿香菇出来替代。现在家里只剩下两个簸箕还可以用了,这是远远不够的,柿饼根本不够放。
赵言综合考虑了一下现在的情况,对赵高说:“爹,簸箕你估计还得多做几个,现在家里只剩下两个,不够用啊。”
赵高从忙碌的编织活计中抬起头,看着赵言说:“知道了,待会我多做一些,这样以后家里就不缺了,三郎你做事也方便些。”
得到想要的回答,赵言满意的走回灶房。
赵云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过来在这边干活了,陈氏留在院子里给赵高打下手,这样编簸箕的速度能快一些。
因为上次已经弄过一次有了经验,这次赵云的动作明显快了很多,赵高过水的速度居然还赶不上赵云削皮的速度。
在兄妹俩的齐心协力下,柿子很快就处理完了。
一个个圆圆的柿子的簸箕上,看起来可爱极了。
这一堆柿子总共放了八个簸箕,数量是上一次翻倍。
活计全都干完了,家里也没活要干,水缸里的水赵高编完东西以后很自觉的打满了,家里也不缺柴火,也没农活干,正值中午也不是去摘野菜的点,于是乎赵言一家人突然就闲了下来 ,坐在堂屋里唠嗑。
这倒是第一次这么悠闲,很显然陈氏和赵高多少都有点不适应。
有赵言和赵云在旁边打趣逗乐,氛围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