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李贺(2 / 3)

有 “草如茵” 的绿色,又有 “冷翠竹” 的冷色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凄美的氛围。

他多用衰老和死亡意象,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如《老夫采玉歌》中,“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老夫” 这一衰老的意象,与 “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等死亡意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悲凉的诗境。

(三)选题独特

李贺选题上喜欢写鬼,从人到物皆有悲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鬼魂、幽灵等形象,如《苏小小墓》中对苏小小鬼魂的描写,“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以及《秋来》中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这里的 “络纬”(一种昆虫)也被赋予了悲苦的色彩。

他以景抒情,用外物写内心悲苦。例如《南山田中行》中,“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通过描写秋天的原野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苦。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李贺的文学成就

(一)开创 “长吉体”

李贺开创的 “长吉体” 诗歌,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长吉体” 不拘格律,摆脱了传统诗歌形式的束缚,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李贺着意造境,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创造出一个个奇幻瑰丽的诗歌世界。他大胆创新,用词新颖奇特,如 “羲和敲日玻璃声”“银浦流云学水声” 等诗句,让人耳目一新。“长吉体” 诗歌别开生面,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二)丰富的题材与深刻的内涵

李贺的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神仙鬼魅题材是他的一大特色,在《天上谣》《梦天》等作品中,他以奔放热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描绘出王母娘娘、嫦娥等神话人物和银河、月宫等天国风光,极尽奇丽谲幻之观。同时,他也用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如 “鬼灯如漆点松花”“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等诗句,反映现实的黑暗和自己内心的苦闷。咏物题材中,《李凭箜篌引》《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等作品,通过奇特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描绘音乐家的高超技艺和劳动人民的手工艺,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此外,他的诗作还包括直陈时事、借古讽今和个人发愤抒情等题材,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内心愤懑。例如《雁门太守行》批判藩镇割据,《老夫采玉歌》揭露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开愁歌》则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消沉情绪和对命运的不平。

(三)后世影响

李贺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晚唐诗人李商隐深受李贺影响,在诗歌艺术方面学习李贺,创作了许多具有 “长吉体” 风格的作品。温庭筠等人也受到李贺的启发,在诗歌创作中借鉴了他的独特风格。李贺的 “长吉体” 诗歌成为整个唐诗实现彻底审美转向的代表,他那凄艳诡激的诗风不仅成为前无古人的开拓与创新,也成为晚唐诗歌直接效法的创作典范,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作品启发了无数后来的诗人,其艺术成就得到了历代文人的高度评价。

四、“诗鬼” 之称的由来

(一)不幸的人生

李贺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虽出身唐宗室郑王族中,却家道中落,生活窘迫。在仕途上,他屡遭挫折,因避讳问题无缘进士考试,只能担任从九品的奉礼郎,官职卑微,与他的才华极不相符。在感情生活方面,爱妻的早逝更是给他沉重的打击。他的身体也一直不好,体弱多病,在二十七岁的青春年华便英年早逝。命运似乎从未眷顾过他,他的生命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