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第六师团的阴影(3 / 4)

争的胜负,绝非单纯依赖于武器的优劣。 在那片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一群手持简陋兵器的八路军战士,竟能令骄傲的大日本皇军陷入重重困扰。这一幕,让他深刻领悟到,战争的胜负天平,终究还是倾斜于那些心怀信念、英勇无畏的人们。武器虽朽,人心却坚,这才是决定战场风云变幻的真正奥秘。

战败阴霾笼罩,根源直指人心之疲弱。然而,当谷寿夫那番令人瞠目的高谈阔论响起,即便是认同此理的内心也不免为之震颤。

“败局之钥,非他,实乃士兵训练之荒废。”谷寿夫语出惊人,仿佛每一字都在敲击着沉闷的空气,“试想,若我士卒弹无虚发,直击八路头颅,纵使他们手握重机枪,亦难逃厄运。”

他言辞犀利,更将矛头指向了筱冢义男的第一军,将其贬得一文不值,转而大肆吹嘘自己麾下的第六师团。这支常备劲旅,编制严整,士兵皆为磨砺多年的精锐,枪法精湛,四百米外,十发子弹,环环相扣,直指九十环的辉煌。更有那些历经战火洗礼、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以及配套齐全的技术兵种,共同编织成一张无懈可击的战斗网络。

谷寿夫豪情满怀,掷地有声:“若我第六师团挥师阳泉,三日之内,必取其城!”

“老夫断言,那阳泉之坚,岂能及南京之万一?”他的话语中满是自信与不羁。

两位老部下,三十六旅团长牛岛满与圾井德太郎少将,纷纷附和,却也不乏轻敌之意。牛岛满笑道:“中央军十五万雄师,南京尚且只守八日。阳泉之敌,不过万余,待我第六师团一至,恐难撑一日。”圾井德太郎则稍显谨慎,却仍难掩轻视:“八路虽需重视,然以吾师团之力,两日之内,必克其城。”

言语间,轻视之意溢于言表,即便嘴上挂着“重视”二字,心中那份轻蔑却如影随形。

宫野参谋长深知八路今非昔比,其战力已远非那不堪一击的中央军可比。筱冢义男的第一军虽确有不足,但屡战屡败之根源,实则八路实力之迅猛膨胀。若非如此,过去两月间,阳泉失守,两万将士陨落,筱冢义男早已难逃撤职之命运。

然而,宫野参谋长深知人情世故,不愿轻易得罪于人。于是,他选择了沉默,任由那膨胀与吹嘘之风,在会议室中肆意横行,直至其自行消散。 宫野轻启薄唇,抛出一枚震撼弹:“方才接获密令,第六师团的征途并非阳泉的烽火,而是八路军隐秘兵工厂的利刃出鞘。”

此言一出,谷寿夫的脸庞瞬间扭曲,眉头拧成一股绳,眼中射出不甘的火焰:“何以至此?是质疑我第六师团的铁血意志吗?在这山西大地,谁人敢言比我们更锋利,更适合将阳泉纳入囊中?”

第六师团,那可是从南疆烽火中精挑细选出的战士,专为与八路军硬碰硬而生。井陉县城,这个战略要地,对他们而言,是冲锋的号角,是对决的信号灯。

正太铁路,如一条巨龙蜿蜒于太行山间,sjz至太原,二百四十三公里的钢铁血脉,连接着山西与外界的生命线。阳泉,这铁路的心脏地带,一旦被扼住咽喉,日军便如被束缚的猛兽,进退维谷,物资与人员的流通,瞬间梗阻。

井陉,正是这条巨龙身上的鳞片,与阳泉遥相呼应,火车轰鸣间,两三小时即可抵达。谷寿夫途径sjz时,亲眼目睹了那二百四十毫米的列车巨炮,宛如战争之神,静待发令,只为攻破那固若金汤的城墙。

一切迹象,皆预示着阳泉之战的烽火即将重燃,第六师团已磨刀霍霍,只待令下。然而,此刻却被告知,他们将被排除在外,这怎能不让谷寿夫怒发冲冠?

他渴望以山西第三大城市的征服,为自己的荣耀之路再添辉煌一笔。此刻的谷寿夫,怒气冲冲,仿佛火山即将爆发。

而宫野参谋长,这位温文尔雅的技术派军官,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