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本万利(3 / 5)

挥手,然后一脸喜气地骑着车子朝镇上另一条小巷子去了。

看着二叔渐行渐远的背影,陈德忠心里涌起一股暖意,这片冬日的寒风仿佛也变得不那么冷了。

第二天清晨,陈德忠天刚亮就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习惯性地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正准备去院子里打水洗脸。

刚跨出门槛,就见二叔垂头丧气地走了过来,脸色阴沉得像是被霜打过的白菜。

“二叔,怎么了?一大早就拉长着脸。”陈德忠擦了擦脸上的冷水,打趣地问道。

二叔抬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显得格外无精打采,“德忠啊,你三叔三婶还有你爷爷,今天要来。”

陈德忠闻言,眉头猛地一皱,“他们不是住在省城吗?怎么还往这乡下跑?平时不是连个信儿都不给吗?”

说到这儿,陈德忠心里一股不快涌上来。这个三叔和爷爷,都是他不愿多提的人。爷爷是下乡的知青,年轻时响应号召来到农村,和奶奶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成家立业。

可是,后来政策一变,爷爷在返城的机会面前,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奶奶和农村的家,只带着三叔回了城。

奶奶则被迫留在农村,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陈德忠的爸爸和二叔。

陈德忠的爸爸为了家里的生计早年去世了,只留下二叔陈二民一个人在农村辛苦地生活。

一直以来,爷爷重新成了家,带着三叔在省城过着安逸的日子,根本没怎么管过农村这边的亲人,更别说支援什么了。

每次听到这些事,陈德忠心里都堵得慌,觉得自家人凭什么要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二叔看到陈德忠的脸色,苦笑着摇了摇头,“他们呀,不知道又是为了啥事儿来的。往常也没见他们来过,如今突然来了,准没好事儿。”

陈德忠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想起了奶奶那张满是皱纹的脸,想到她多年来独自支撑这个家的艰辛,再想到爷爷那潇洒地甩手走人,心里就更添了一分愤懑。

“二叔,他们要来就让他们来,反正咱也没啥可招待的。要说事儿,那就直接问清楚,咱不欠他们的。”陈德忠冷冷地说道,语气里透着一丝难掩的厌烦。

二叔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德忠,你说得对,咱们就坦坦荡荡的,看看他们究竟是为了啥。不过,你爷爷那脾气你也知道,咱们可得有个心理准备。”

“我跟他不熟!”陈德忠冷哼了一声,心里已经做好了迎接这个“远道而来”的家人的准备。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明白今天注定不会太平静,毕竟,爷爷和三叔从来不是会无缘无故跑到这乡下来的。

二叔一听陈德忠的话,也觉得这事儿不是小事儿,赶紧跑去把陈德忠的妈妈张秀芝,还有弟弟陈德平、妹妹陈小兰全都叫了过来。

他们一家人聚在堂屋里,二叔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屋子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张秀芝一听到这个消息,手里的针线活儿差点掉在地上。

她抬起头,深深叹了口气,眼里闪过一丝悲愤和无奈,“这老不死的东西,怎么还有脸回来?没良心的,害了德忠他奶奶一辈子,最后死了也没再见到他一眼,他好狠的心呐!”

她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痛苦,仿佛那些尘封的旧事再次撕开了她心中的伤口。

奶奶在世时,独自撑起了这个家,抚养着德忠的爸爸和二叔长大,操持家务、种地、养家,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可从来没得到过一点来自城里那边的照应。

最终,奶奶在病床上闭上了眼,带着满腹的遗憾和对爷爷的怨恨离开了人世。

“当年,他拿着那返城的指标,带着你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