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伸手摸了摸小宝的脸颊,温暖的手掌让小宝感到格外安心。
“这才对嘛。”张秀芝点了点头,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以后你要是想吃什么,跟姨奶说,姨奶给你做。”
小宝抿着嘴,眼眶有些湿润,点了点头,心里对这个新家有了更多的依赖和安全感。他觉得,自己似乎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
第二天刚蒙蒙亮,陈德忠一家就开始忙活起来。
张秀芝一边叮嘱陈小兰穿上棉袄,一边忙着打包带去姥姥家的年货。
几条咸鱼、一袋糯米、几瓶自家酿的米酒,都是今年陈家村里头数得上的好东西。
陈德忠则在院子里看着弟弟陈德平检查自行车。“德平,气儿打足了没?今天路上可冷,别半道儿上车胎瘪了,咱可得踩上两个小时呢。”他说着,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哥,你放心吧,胎都刚打满气的,没问题!”陈德平站起来,甩了甩打气筒,把车推到院门口,准备上路。
张秀芝从厨房里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粥,递给陈德忠:“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路上骑车得用力。”
陈德忠接过碗,一边喝一边笑道:“妈,你也别太担心,这点路咱们又不是头一回走。”
张秀芝叹了口气,看着大伙儿忙活,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带着手套帽子,路上风大,别冻着了。”
说罢,大家伙儿出发了。陈德忠和陈德平各自推着一辆自行车,车后座上分别载着张秀芝和陈小兰。
四个人迎着寒风,沿着村道慢慢骑出陈家村。
一路上,乡间小路上白雪覆盖,两旁的田野被一层薄霜染白,踩在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空气里混合着泥土的清新和寒冷的气息,偶尔还能闻到远处村民炊烟袅袅传来的柴火味。
陈德忠骑在前面,目光扫过路边的树影和稻田,心里感叹每年这个时候,村里的人都会走亲戚,空气中都弥漫着年的味道。
突然,他听见后座的张秀芝开口道:“今年给你姥姥带的这些东西,她肯定高兴。去年她还念叨咱们带的米酒好喝呢。”
“是啊,妈,姥姥今年身体还好吧?”陈德忠问道,语气里透着关心。
“还行,就是腿脚不太利索了。不过你们多去看看,她心里也舒服。”张秀芝说着,脸上露出一丝温暖的笑意。
陈小兰坐在另一辆车上,紧紧搂着陈德平的腰,小脸冻得通红,却忍不住问道:“哥,咱们到姥姥家能不能放鞭炮啊?”
陈德平哈哈一笑,回头说道:“小兰,当然可以。姥姥家年年都准备着鞭炮,等咱们一到就放给咱们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到这话,陈小兰的眼睛里顿时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她扭头看了看远处被薄雾笼罩的田野,仿佛看见了姥姥家门前那棵大槐树,树下摆着红红火火的鞭炮和一堆笑眯眯等着他们的亲戚。
骑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见了姥姥家所在的村子。村口那座老旧的石桥在寒风中显得格外苍凉,但桥那头传来的犬吠声让人感觉到一丝温暖。
陈德忠用力一蹬,带着张秀芝跨过桥,远远地就看见姥姥家的烟囱正冒着袅袅的炊烟。
姥姥家门口挂着大红灯笼,门前那棵大槐树下,早已有几个邻居围坐着打牌,见到他们来了,纷纷打招呼:“哟,德忠来了!赶紧进屋,别在外头冻着!”
张秀芝笑着回应:“不急不急,咱这不才到嘛!”
陈德忠把自行车停稳,赶紧扶着张秀芝和陈小兰下车。陈德平也迅速卸下年货,大家一齐进了屋。屋里暖烘烘的,姥姥穿着一件厚棉袄,靠在炕头上,见他们来了,立马笑开了花。
“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