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吗?(2 / 4)

说,它应该能造成比纯金属炮弹更高的伤害,尤其是对护甲保护在内的单位。”

.......

在工作人员快速的清理下,一片狼藉的测试场地很快就恢复了干净整洁。

那些已经被炸烂了的标靶通过叉车和铲车清理了出去,新的标靶材料重新运送了进来,固定在测试场地中。

第二轮的实验测试,使用的是王海福教授带人通过活性毁伤元技术临时赶制出来的爆炸材料制备的炮弹。

相对比传统的纯金属炮弹和特种合金炮弹来说,这种“活性毁伤元技术”制备的爆炸材料主要用于改进穿甲弹的弹芯。

经过改进后的穿甲弹,理论上来说可以实现在穿透装甲后引爆弹芯、实现在密闭范围内的二次杀伤。

换句话来说,如果使用它制备成榴霰弹一类的弹种,不但能够用破片和弹丸实现火力覆盖,而且还可以引爆破片和弹丸使得杀伤范围进一步扩大。

观测实验室中,第二轮的测试已经展开。

最先开始进行的破坏的标靶同样是使用石材混合少量泥土堆砌而成的石墙。

这其实就是模仿的普通山体结构。

当第一枚活性毁伤元炮弹推上雷神号电磁轨道炮的炮匣中时,观测室中,不仅仅是徐川在期待,王永和王恩哥,包括海军装备处的蔀长欧阳振都在期待着第二次的实验。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种曾经拿到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活性毁伤元技术,与电磁轨道炮的匹配度如何,就看接下来的实验了。

毕竟防护与穿透这对“矛盾体”一直是令武器研究者十分头疼的问题。

由于材料技术的发展,穿甲材料和防护材料呈现轮番增强的趋势,谁也不知道明天更先进的到底是哪一种技术。

......

伴随着第一枚活性毁伤元炮弹推上雷神号电磁轨道炮的炮匣,那狭长炮管尾部的磁场指示灯,从淡红色跳变成了淡绿色。

“充能完毕,当前雷神号磁场强度稳定,第二轮测试即将开始。”

伴随着实验室中一道智能汇报声响起,第一枚活性毁伤元炮弹以肉眼无法捕捉的速度,撞上了数百米开外的石墙。

如同第一轮的纯金属炮弹一般,率先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炮弹本身携带的海量动能撞上石墙而形成的冲击性破坏。

漫天的尘埃和碎石朝着四周飞去,如同小山一般的石墙直接被掏空出一个巨型大坑。

随着第一轮爆炸的响起,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下,测试用的石墙内部,传出了第二轮的爆破声。

那由第一轮的炮弹冲击造成的坑洞中,猛烈的爆破如同在内部安装了一枚定时炸弹一般,直接将原本还算是完整的石墙直接爆破塌陷了下去。

那四周原本勉励支撑的墙壁,在遇上第二波的活性毁伤爆破后,已然有一部分无力在维持平衡。

就像是塌方一般,石墙再度垮下去了一小部分。

尽管从爆炸的威力上来看,第二次的活性毁伤单元材料形成的破坏远远无法和第一波的冲击相提并论。

甚至可以说连第一波伤害的百分之一都没有。

但它的目标已经达到了。

如果说,这枚炮弹击中的是一艘军舰,那么军舰内部的人员或设备,在第二波的爆炸下,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伤亡或破坏了。

别看爆炸威力小,那也只是对比的。

在弹头高度撞击到目标造成的第一轮冲击性破坏后,产生第二次爆炸进行二次打击已经穿透了防护层,对内部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

观测室中,一项项的实验数据通过布置在测试场地中的感应器或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