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来了,他没等王三说话,一挥手道:“好吧,你等可同去。”
李俊、王三、李立去山下迎接宋江,栓子看着他们的背影,若有所思道:“我们来到扶桑国是两眼一抹黑啊?”
站在身后的李丹,道:“指挥使大人,您的意思是。”
栓子道:“王定六大人让你来扶桑,就是要尽快建立锦衣卫,只有准确的消息来源才能有准确的判断。还有那个司行方你要好好看看是不是就是方腊军的那个司厅方,如果真的是这个人,他当初虽然没有正式的加入锦衣卫,可也是答应帮助我们擒拿这个宋江的。锦衣卫办事要事事清晰,可不能有糊涂账(司厅方、李丹的事情见148回)。”
李丹道:“小人明白。一会他们进来我就藏在暗处,好好观察一番。”
栓子道:“何必在暗处,你就在我身后做侍卫,想那司行方未必认得出来。”
宋江接到李立的求救消息后,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急忙和司厅方一起点起了1000喽啰兵前来助战。结果赶到了石见山一看竟然是李俊和王三回来了,这几人一年多不见,而且又在海外相聚,自然有一番的寒暄。
众人寒暄已毕,宋江问道:“二位兄弟,前番返回中原之时,我请二位帮忙请种侯爷为小人讨要朝廷赦书,不知可曾到手。”
李俊道:“这个自然,不过不是朝廷的赦书,而是西夏国的赦书。”
宋江道:“西夏国是怎么回事?”
王三道:“侯爷率领大军已经征服西夏国,成为了西夏国主,给你颁发了西夏国的赦书。”
宋江接过赦书一看,疑惑道:“这个能给我换一个清白出身吗?”
王三道:“怎么不能,我家侯爷英明神武,未来中原定然归属他老人家。”
宋江一听倒吸了一口凉气,暗道:我就这个贼只不过是劫掠客商,这种师道难道要谋朝篡位!
李俊道:“你就放心吧,跟着侯爷好好干。别说清白出身,就是封侯挂印,封妻荫子也不是妄想。”
宋江“呵呵”笑了几声,应付道:“好好,但愿有那一天。”
李俊、王三就把栓子不愿意跟扶桑各派冲突的事情说了一下,李俊道:“杨大人根本不了解扶桑人的风俗,如果不显示一下我们的实力,反而到会被扶桑人轻看。”
王三也道:“要是不打一仗,我看难以此处立足。”
宋江道:“听你二位的意思,还是然我这一介白丁去劝杨大人?”
李俊道:“我们几人就你心思缜密,不如帮助劝劝。”
宋江自知在扶桑国立足自然要凭借的手中的刀枪,如果能够借着李俊、王三的势力打出一片天地,自己也就不用在深山老林中东躲西藏了。到那时即使不能回到中原,在扶桑国也能落得逍遥自在。
想到此处,宋江道:“好吧,我就去劝劝杨大人。”说罢,就和司行方一起来见杨栓子。
栓子见见李俊、王三带来了一高一矮、一黑一白两个人,料知便是司行方和宋江,于是问道:“你二人那个是宋江,那个是司行方。”
宋江、司行方急忙行礼,道:“罪人宋江(司行方)见过杨大人。”
栓子摆摆手道:“侯爷已经赦免了尔等的罪过,不必自称罪人了。咱们都是中华之民,在海外更应该团结一致,相互辅助。”
宋江急忙谄笑道:“大人所言极是。”
栓子道:“李立说这一年来石见山能有如此情景,还多亏你宋江出谋划策。李俊、王三也多次提起,你是心思缜密之人。如今我6000人马来到此处,欲寻一地落脚,你看如何料理。”
宋江道:“大人明鉴,这扶桑人跟咱们中原人不同,他们畏威而不怀恩,经常干些倚强凌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