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一 靖康之变(六)(2 / 3)

刘豫本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更是没有什么气节,他依靠张邦昌的关系做到了太常寺少卿代管枢密院事也算是朝中众臣了。刘豫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跟张邦昌差不多,典型的奸佞之臣,但是刘豫本人审时度势的本领并不差,他比张邦昌强,起码知道这个六甲神兵不靠谱,这个东京是守不住了。

刘豫看着自己的精致宅院、娇妻美妾一阵阵的发呆,难道这些东西就要归属那些北国鞑子之手了吗?他可是出使国金国的,对那些如狼似虎的金兵可是没有什么好感。思来想去,刘豫还是觉得保命要要紧,刘豫甚至想不如开城投降算了,将金兵迎接进来说不定还能得到金军的赏识。

刘豫毕竟掌管着枢密院,他大概知道华夏军在河东跟金军杀了一个天昏地暗,也知道金军中女真人总数不过一两万人,现在华夏军只暂时退回了西北。如果东京被攻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如果华夏军要能够立某位为王爷为帝,打着恢复江山的名义,华夏军有强大的财力、犀利的火器,中原有巨大的人力,这要是要素要是组合起来,这天下早晚是华夏军的。因此他也有了一丝丝要投奔华夏国的想法。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豫又想到如果自己真的开城迎接金兵入城,那华夏军将来席卷中原,恐怕第一个要清算就是他刘豫,毕竟种师道这些年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宣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言论,而且发明了“汉奸”这用词。他要是被华夏军认定为汉奸,即使华夏军打不到,就是锦衣卫派刺客也是够他受的。他可是亲眼看到锦衣卫将匕首插在了张邦昌府邸的柱子上的。(详见请您造反!)

朝中大臣如今分成了两派,一派就如张邦昌、孙傅等人坚信六甲神兵能够击退金兵,汴梁必然无恙,另一派则认为东京不可守。但是这两派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天就是惴惴不安,不知所措。当然也有李纲这样的“奇葩”连连上本呼吁整军备战。

刘豫比其大臣要“聪明”些,金兵南下后他就派人暗中盯紧了种世仁,他觉得种世仁是种师道的长子,种师道到什么时候也不会丢下种世仁不管的。

此刻他的儿子刘麟气喘吁吁的跑来了,刘麟对刘豫道:“父亲,我打听好了,平西侯府这几天一直在收拾东西,准备出城逃走了。”

刘豫道:“你确定吗?”

刘麟道:“千真万确,我用了几瓶五粮液才换的跟平西侯府的管家种福见了一面,他亲口说的,说就在这几天走。还有醉仙居都关了,那可是西北华夏军的产业,他们是要跑了。而且那个种福说了康王赵构跟着他们平西侯府一起走。”

刘豫知道醉仙居关闭的消息,如今再加上刘麟的消息。刘豫道:“完了,完了。东京完了。”

刘麟道:“父亲我们也走吧,趁着金兵没到,咱们早日动身,一切还来得及急。”

刘豫无力道:“走,怎么走,外边兵荒马乱的谁来保护我们一家老少。早知今日就应该把关胜带在身边。”

刘麟道:“父亲,瞧您说的。我刀马纯熟还不能保护一家老小的周全,再说了还有李成呢!”

刘豫瞪了一眼刘麟,怒斥道:“竖子!你懂什么,这两军作战跟你架鹰携犬、游戏打猎一般吗?”

刘麟从小就是文不成武不就,但是纨绔自己的毛病却一样不少。平日里喜欢纵马游玩,行围打猎,就自以为弓马纯熟,天下无敌了。李成原本是禁军的一个教头,刘豫见他枪棒功夫不错,就提拔他做了虞侯,平日里除了在枢密院衙门值班,就是陪着刘麟东京城内外闲逛,保护刘麟的安全而已。

刘豫见刘麟提起了李成,于是问道:“李成去哪里了,怎么没有跟你在一起。”

刘麟道:“应该在枢密院衙门吧,他今日当值。”

就在此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