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有,快快平身吧。”
宗泽听了就站了起来,李纲还是跪地不起。
宋徽宗道:“李爱卿,为何不平身啊?”
李纲道:“陛下,臣作为监军,与康王、平西侯出镇磁州。没想到在陈桥驿平西侯,将兵将散去,逃难去了。臣无力阻拦,导致兵马消散,请陛下治罪。”
宋徽宗摇摇头道:“这何罪之有啊。散去的人马反而救了他们的性命,这是做善事,无量天尊,祖师保佑。”
李纲没想到宋徽宗竟然有如此想法,更没想到他能在臣子的面前念出“道号”,心中隐隐感觉大宋无救了。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就站了起来。
宋徽宗上下打量宗泽一番,觉得宗泽一身英武之气,甚是欣赏,道:“爱卿便是宗泽!”
宗泽施礼道:“正是老臣!”
宋徽宗赞道:“一团英武之气,正是我大宋男儿应有的气概,就如同当年种师道一般。如今乱世知秋,还望老将军能够振奋精神,为大宋江山出力。”
其实宋徽宗是非常器重种师道的,种师道原名建中,这种师道的名字还是宋徽宗亲自赐下的。历史上种师道就是在今年(靖康元年)去世的,他令钦宗亲临祭奠,下诏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如今历史改变了,种师道不但没有死去,而且还是成了藩镇,建立的华夏国。但是宋徽宗对种师道并不烦感。他是不会向钦宗皇那样请金兵去征讨华夏军的。
宋徽宗宗泽比作种师道让宗泽有些尴尬和不满,他对宋徽宗道:“臣是忠于大宋的。”
李纲知道宗泽的心思,急忙道:“还请太上皇和娘娘去汝阳城休息,然后再议朝中大事。”
宋徽宗道:“准奏,就摆驾汝阳县。”
李纲将汝阳县的县衙让人打扫了一遍作为了宋徽宗的行宫,又寻了一所宅子安顿好了孙傅。
第二日,汝阳县来了几个从东京汴梁掏出来的散兵游勇,他们带来的了东京已经失落,宋钦宗皇帝已经落入金人之手的消息。李纲、宗泽急忙忙寻找孙傅商议对策。
孙傅听说东京失守之事,失魂落魄道:“意料之中,意料之中!可是圣上又如何落入金兵之手呢?”
李纲道:“那几个散兵之中当日就有在朱雀门值勤的,是张邦昌等诸大臣将圣上逼出城的,这还能有假!”
孙傅道:“张邦昌这恶贼,真真汉奸佞臣也,大宋王朝竟然亡于此人之手!”
宗泽对此却是不屑一听,他暗道:若不是你迷信六甲神兵,就凭借汴梁城城高水深,金兵几个月也休想攻破。
宗泽道:“大宋还没有亡!太上皇在此地,应该拥立太上皇再登皇帝位,召集天下军民勤王,驱逐胡虏,重整江山。”
孙傅喜道:“如此甚好,若能拥立道君太上皇登基,你我都是从龙的功臣。”
李纲却摇摇头道:“这个不好办!如果太上皇登基,那当即圣上又如何称谓呢?”
孙傅一拱手,道:“当然称太上……”他“皇”字为出口,觉得甚是不妥,也就住嘴了。
通常情况下,皇帝不能执行皇帝职能,大臣们也可以“国不可一日无君”拥立新皇帝。这跟禅让还有所不同,是不需要原来的皇帝同意的,但是一般也尊前任皇帝为太上皇。比如说隋朝末年李渊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其孙子杨侑为皇帝。可是他们要是拥立宋徽宗为皇帝,钦宗皇帝是徽宗之子,怎么能被尊为“太上皇”呢?要是再给降成“太子”,又太不像话了。
宗泽道:“这名号的事情再议,这勤王诏书总是要发的,要不然中原危机无解了。”
李纲反驳道:“名号只是最为重要,所谓名不正言不顺……”
孙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