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五 靖康之变(八十)(2 / 3)

只强援可引。”

种世仁道:“哪里还有人马可以招揽?”

樊瑞道:“侯爷忘了?还有项充。项充手下可有200多水上横行的好汉,要真是火并起来,王渊不一定是对手。我与项充是老相识了,他早就有投靠华夏军之心。只是王定六大人不喜欢他的出身,所以一直没有给他名分。如果侯爷亲自招揽,他必然感恩戴德,为侯爷驱使。”

种世仁对于山贼、水匪倒没有什么歧视,再加上如今是用人之际,项充正好为强援。于是点点头道:“你是锦衣卫的老人了,我自然信得过你。你将项充唤到这里,我们仔细商讨一下。”

樊瑞一听大喜,自己的“同学”终于有了一个进身的台阶了,他急忙寻到了项充。项充一路之上不尽如意,倒是王定六失踪的消息让他心中有些窃喜。今日樊瑞找他说种世仁有意拉拢抬举他一番,心中大悦,急忙跟随樊瑞来到种世仁的馆驿,三人遂密谋许久。

第二日,日上三竿了,种世仁溜溜达达的来到了康王的行宫。此刻康王行宫之内热闹异常,汪伯彦忙的脚不沾土,一会儿安排东,一会儿指挥西。面对种世仁的到来竟然假装看不到。

种世仁故意走到汪伯彦面前,道:“汪大人,好生得意啊。”

汪伯彦尴尬的笑了笑,道:“瞧您说的,圣上吩咐的登基大典,都落在我肩上,我这也是没办法。”

种世仁道:“圣上?喔,明白,这圣上在何处,能否让我觐见呢?”

汪伯彦道:“见!能见,侯爷要面圣,什么时候都能见。来人,那个谁……带平西侯爷面圣。”

汪伯彦让一个小厮引着种世仁去见康王赵构。种世仁心中老大不痛快,这次出了东京后他平日和康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如今康王还没有登基,自己见上一面居然需要有人领路了。

那小厮引着种世仁来到了后院堂屋,种世仁发现康王赵构正在那里试龙袍呢。康王赵构显然对着龙袍非常满意,从远处看,他是春风满面的。

康王看到种世仁来了,高兴道:“爱卿,你看这龙袍怎么样?看了这汪伯彦倒是个能人,一天之内竟然作出这么漂亮的龙袍来。”

种世仁看了冷笑了一声,道:“王爷这龙袍虽然好看,却不知道能够穿着多久。”

康王一听,脸当时就耷拉下来了

康王道:“平西侯这是何意啊?”

种世仁道:“王爷,如今镇江府的禁军不过区区几百人,你要是在这里继承大统,必然引起金兵觊觎,若金人领兵南下如何抵挡。”

康王道:“我大宋亿兆百姓便是勤王大军,况且有长江天堑,金人能飞过来不成!”

种世仁道:“若百姓能成为勤王大军,就不会有东京城圣上蒙尘之事了。长江虽然是天堑,可是目前却无水师可以调度,如之奈何?”

康王一听也有些着急,道:“平西侯有何见解?”

种世仁道:“王爷,应该跟在下去西北,那里有十万华夏军,定能保护王爷的周全。”

康王“哼”了一声道:“你说的轻巧,如今西去的路已经断绝,如何前往。”

种世仁道:“可先到江陵韩世忠处,韩世忠一直忠于我父王的,让他保护这王爷继续西行进入巴蜀。再我父王派人南下接应,从巴蜀北上,进入京兆,现在叫陕西行省。”

康王道:“到了西北又当如何呢?”

种世仁道:“我父王早就说过,如果王爷到达西北,定然保王爷登基继承大统。”

康王听了哈哈笑了两声,道:“我在西北继承大统又能怎样,不过是汉献帝而已。”

种世仁一听就有些不愿意了:康王自比汉献帝,岂不是将种师道比作了曹操了。其实说说起来种师道所作所为,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