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管理内务府,还是管理兵部,胤禑仅仅是掌握了一定的实权而已。
实话说,到目前为止,胤禑还没有进入大清的核心决策圈。
今天在场的人,才是大清真正的顶流权贵,比如说,内阁大学士马齐、陈廷敬、席哈纳和李光地,裕亲王保泰,拟旨专业户张廷玉。
当然了,还有远在京城的大清财神爷——老四。
老八在京里监国,老四就蹲在旁边,替康熙看着他。
现在,胤禑史无前例的在圈子里亮了相,自然会引起有心人的关注。
李光地一直暗中注意着胤禑的一举一动,以他对康熙脾气的了解,胤禑的公开露面,肯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胤禑的心态,一直很端正。只要康熙不问他,绝不多说半个字。
在其位,谋其政,才是谨守本分。
“李光地。”康熙的忽然点名,让李光地心头一振,当即出列,拱手说,“臣在。”
和心腹重臣们讨论军国大事时,康熙坐着,大家站着,一起畅所欲言。
“献俘之事,就交给你和十五阿哥去办。”
随着康熙的一声吩咐,此前仅仅是认识而已的李光地和胤禑,眨眼间,成了临时性的搭档。
胤禑早就知道李光地其人了,这家伙就是江南鸿儒中,有才无德的典型代表。
既然康熙把差事交下来了,李光地和胤禑,肯定要找个清静的地方,商量献俘的礼仪及各种杂事。
就以对康熙的影响力而言,几乎每天待在御前的李光地,实比胤禑略胜一筹。
但是,李光地是个地地道道的人精,他主动建议说:“久闻十五爷那里的茶好,水也好,老夫仰慕已久啊。”
话没说白,意思却很清楚,十五爷,老夫很好说话的哦。
胤禑一听就懂,随即微微一笑,说:“李中堂的家乡,便是举国皆知的产茶胜地,我那里的茶,就怕李中堂喝不惯啊。”
李光地是福建安溪人,安溪正是铁观音的大本营。
“哪里,哪里,以茶会友,快何如哉!”
视胤禑为友,李光地不算高攀,而张廷玉就没这个资格了。
于是,胤禑和李光地,边走边聊,并肩出了德汇门。
到了胤禑的签押房内,宾主双方落座之后。
李光地品了口香茗,不由挑起大拇指,大加赞赏。
“唉,老夫来迟了,竟然错过了此等珍品!”
见李光地一副爱茶如痴的模样,胤禑暗觉好笑,你个老家伙,就是藏在康熙身边的贝利亚,还当爷不知道呀?
满朝重臣之中,就数李光地最会伪装,从不以真面目示人。
直到,一废太子之后,康熙才恍然大悟,李光地居然是隐藏最深的八爷党。
这么说吧,凡是信任李光地的人,都难逃“出卖”二字。
不过,胤禑并无拉拢李光地之心,更谈不上信任了。
若真有合作的机会,胤禑丝毫也不介意,彼此互利互惠。
毕竟,谁又会和利益过不去呢?
聊了大约半个时辰,直到李光地告辞离开之时,始终没提献俘的事。
呵呵,李光地都不提,胤禑就更不会提了。
有啥可提的?
都有往年的老例在前,只需要调出旧档,啥不明白?
李光地的不提,是想暗示胤禑,本中堂负责的事务,你就别插手了。
胤禑故意不提,也是想告诉李光地,井水不犯河水,你捞你的功劳和面子,我还有大事待办。
这年头,天大地大,兵权最大。
历史上的山陵崩后,老四的手里,并无大行皇帝的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