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李世民对赵峥的初次考验(2 / 3)

蓝缕披荆斩棘以大智慧大毅力一点点从无到有摸索出来的。

自己不过是个拾人牙慧的罢了。农业技术比自己强的大有人在。

赵峥有些低估了李世民要实现治世的决心。

为了恢复民生经济,不给百姓增加负担,他带头节俭,遣散宫女,不大兴宫室,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所以就有了:‘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的贞观之治。

他穷尽一生都在想做一个明君,给他爹修的大明宫因为他爹提前走了,马上就停工了,直到唐高宗继位后才继续修建。

要知道太极宫其实是非常不适合居住的。

唐朝处在小冰期后的一个回暖期,唐朝有过多次终南山无雪的记录。

住在终南山附近的小伙伴应该能想象的到气温有多热。

也正是因为气候温暖水线北移。

也造就了隋唐朝三大敌人,高句丽,突厥,吐蕃。

而且还有隋炀帝这个超级败家子把八九百万户的隋朝折腾的只剩200多万户。

所以现在李世民知道这是一套切实可行,可以让粮食产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岂有不兴奋之理。

“贤弟,这化肥之法是否现在就可以推行?”

“自然可以,我们可以先教农人制作农家肥,农家肥也正好需要时间沉积发酵才能用。”

“其次就是推行养猪之法。”

“猪这种牲畜吃的多,长不大,而且猪肉乃是贱肉,想推行下去恐怕有些困难。”

李承乾对于民间的事情也不是一无所知,所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猪长不大一个品种问题,另外一个是没有阉割。把猪从小阉割后,性情就会大变,不再暴躁爱打架,反而会变得爱吃爱睡,自然就容易长膘。”

“阉割?就这么简单?那怎么这么久都没人发现?”

“原因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发现这件事情并不简单。大唐也许也有会这种手艺的人。但是对于一门可以生存的手艺人可能会敝帚自珍。”

李世民和李承乾点头认可,这种技术普通百姓真未必会这么大方的共享。

对百姓来说有一门可以安身立命的本事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自己的血脉能不能传承下去。

又大概讲了堆肥的一些注意事项,这个话题才算打住。

李世民和李承乾也不约而同的停笔甩了甩酸胀的手腕。

李世民心里推测着增产后每年粮食税收的增长,越算越觉得心惊,转而对赵峥越加看重。

“得贤弟相助,想来征伐高句丽的时间也能提前了。贤弟想要何赏赐尽管直言,但有朕绝不吝惜!”

高句丽起源西汉末年,他实际是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跟今天的北棒南棒关系不大,他最初就在今天吉林境辽宁内,属于卫满朝鲜被西汉攻灭后分裂出来的。

势力本质上是我诸夏后裔。

据《史记》记载(旧唐书把高句丽归为东夷,谓扶余之别种也!)

汉高祖刘邦时,燕王卢绾背叛汉朝,前往匈奴亡命,卫满亦一同前往,并带同千余名党徒进入朝鲜半岛。

之后,卫满召集战国时齐国和燕国亡命者成军,推翻了箕子朝鲜的箕准,并夺取箕子朝鲜的首都王险城。

卫满即位,史称“卫满朝鲜”。

西汉末年朝廷衰弱,分裂出来的高句丽趁势而起抢占了玄菟郡王莽搞丢的,也就是今天的辽宁东部,朝鲜的北部。。

东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后,也没有占到便宜,高句丽联合鲜卑人攻辽东郡。

也就今天鸡嘴加鸡嘴上面那一块,并不是如今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