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名医圣支持,再加上能够流传千古的著作才行。
例如针灸之祖,黄帝著作的《内经》,脉学的倡导者扁鹊,外科的华佗,药王孙思邈,药圣李时珍著作了《本草纲目》,哪怕是偏门中的法医之祖宋慈也留下了《洗冤集录》
商周距离现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那时候的中医还叫做巫医。
姓古的医圣他们还真不知道,脑海中更没有关于古姓著作出流传千古的医书。
古凡苦笑的看着众人,自然明白所有人的想法。
延续三千多年,说实在的古凡最初的时候就连自己都不相信,更何况别人。
司徒浩坐在沙方上,沉默良久,“古姓最早确实起源于商周年间,由姬姓演变而成。”
对于詹天佑的话,一众名医好奇,对方说这话是何意?一个姓氏的由来有很多种,可与现在的话题有和关系?
詹天佑端起茶杯,心不在焉的轻敏了一口,想到什么,慌忙站起身,直接跨过旁边的两位老伙计,来到书架前,翻看着一本本中医史书。
吴启文本就在翻看詹天佑书架上的书籍,“老詹,找什么呢?”
“野史!”
詹天佑查找这书架上的每一本书,本事整齐的书架被这一番查找,变得参差不齐。
野史与正史不同,是由民间编撰的历史。内容大部分以神话,传闻为主。具体的真实性,有待考究。
“找到了?”詹天佑翻看了几眼手中的书籍,兴奋的翻开,“这里有一篇关于古姓医生的叙述。”
历史上,古姓中医肯定不少,可没有一个能流传到现在。
古凡也十分好奇,自己这一脉到底是否真的发源于商周年间。
“秦庄襄王三年,扬州一代有一医生,可用一指把脉,有药到病除之能。此人其姓古,认送外号阎罗敌!”
“大定六年,扬州一代,有一医馆,门匾其书,一指一方断生死,一针一剂肉白骨。上书阎罗敌。”
“贞观十二年,长安一代有一老者,摆下擂台挑战诸多名医,百战百胜,事后消失,自称阎罗敌。”
……
所有人惊奇的看着詹天佑,要不是有书作证,都不会相信对方说的话。
阎罗敌?这个称号是不是太过于骇世惊俗。俗话说阎王叫你三更时,不敢留你到五更。能自称阎罗敌,岂不是和阎王抢命?
野史虽无从考究,可如果不同的人著作,串联了数个朝代,那么这段叙述就很有可能是真的。
最早的记载是在公元两百多年,却不是公元以前多年,可就这样的历史也已经骇人听闻了。
最早的黄帝内经也不过是在西汉年间著作出来,古姓在那时一被民间冠以了阎罗敌的称号。
一指断生死?古凡想到小时候古争用一根手指为病人把脉的场景,心中已经相信了七八分。
把脉通常需要三根手指,三根手指相互配合,时而一指用力下压,时而两指,亦或者三指。每根手指下压,脉搏的跳动强度都不一样。
用一指把脉,不止是要求把脉着对脉搏的熟悉,对手指的把控更是高的吓人。
合上书籍,詹天佑看向古凡,“当然这些都是野史的叙述,至于真假无从考究。”
对于这些古凡也没有多做在意,中医门派之说只是老旧思想。家里那么多古书,更有部分失传的著作,想来古家也不会比那些流传千古的名医大家差到哪里去。
所有人坐回到位置上,曾毅看向古凡,“古凡,我们都知道你西医厉害,理论知识也非常扎实。不知道你实践如何?”
在座的除了詹天佑之外,其他人都已经看过古凡针灸方面的技艺。现在他们想了解一下这个年轻人,对于开方看病又有什么样的本事。
三年多的时间,古凡基本没有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