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0章 老臣如宝(2 / 3)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333 字 2020-05-10

之缺,升战区督也是合理的。汝颍人挑他出来,未必就是为他谋利,若大人特殊对待,反而让李通为难。”

孙策心中一动,沉吟片刻,有些反应过来了。还是张老谋深算,看得更透彻。李通虽然是汝颍人,却非汝颍系,就像吕范、陈到一样,他们都是武人,也不以经学立身,与汝颍名士并无多少交集。汝颍人推出李通,也许只是试探,如果他将李通推到一个尴尬的境地,反倒有可能将李通推到汝颍系的阵营去。

反击是必要的,但分寸拿捏的火候还是稍有不足。这种事,还是应该听听张的建议。

孙策命人准备茶水,请张入座,向他问计。

张也不推辞,与孙策对面而坐,提出了一个更大的计划。他认为,虽说兖州还没有完全平定,但大局已定,由防守转入反攻是迟早的事。防守时,各战区相对自由。如果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比如鲁肃,也可能主动跨战区作战。如果能力不足,守住自己的战区就行。进攻则不同,多战区联合作战,需要一个居中调度的大将,统一部署各战区的攻防,就像这次派朱桓为将,指挥兖州战事一样。

一旦进入全面反攻,在战区督之上设立指挥层,负责一州范围的战事就成了必然。就眼下的形势而言,至少要分成三个大的战区,也就需要三个高于战区督的指挥机构。考虑到中军当由孙策直接指挥,左右两翼益州和幽州有必要设置能指挥多个战区联合作战的大都督。

张建议,升周瑜为西南大战区的大都督,腾出一个战区督的位置安排李通。升太史慈为东北大战区的大都督,由董袭接替战区督。将来如果需要,可以再设东南、西北两个大战区,甚至增补东南西北四个正位大战区,形成四正四隅八个大战区,与中军形成五大战区或九大战区的模式。

孙策反复斟酌了一番,决得张的建议更周到,欣然同意,让张与虞翻、郭嘉仔细商量一下,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孙策举起茶杯,笑道“张相虽未老,却是我吴国之宝。”

张也端起茶杯。“大王谬赞,臣愧不敢当。与大王及同僚相比,臣痴长几岁,所见略多,可是与数千年的历史相比,这几岁不过一瞬,不值一提。且年岁渐长,精力不济,只能查漏补缺,不能力行开拓,与大王及诸位相比,臣已经是老牛破车,走不了多久了,只能寄希望于来者。”

孙策似非笑非。“张相似乎有人要推荐?不知是哪位贤能?”

“荀。”

“荀?”

“大王,荀正当壮年,又曾任尚书令,主持关中新政,有见识,有经验,论对新政的了解,怕是只在大王一人之下。他是汝颍当之无愧的俊杰,如今赋闲,汝颍人不知所归,自然心有不安,多有揣度。常言道,纲举而目张,荀若能入仕我大吴,则汝颍人士安心,大王亦可得一贤臣,岂不美哉?”

孙策喝着茶,没吭声。张说得有道理,荀年近四十,不管是学识还是经验,又或者是体力,都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光,在汝颍士人中的影响力也无人可及,即使钟繇也自愧不如。用了他,汝颍士人就有了主心骨,就不会胡思乱想了。他停下荀,本来也是这个目的。

但他又有些担心。汝颍的人才储备优势太明显了,现在已经形成对其他派系的挤压,一旦荀入仕,再引荐大量的汝颍士人进入朝堂,江东系却来不及成长,怕是要像历史上的曹操一样被汝颍系架空,最后不得不用杀荀的手段来压制汝颍系。

与其如此,何必当初?他大可以再等几年,等陆逊、朱然等江东俊杰成长起来,基础稳固,再引荀入仕。张为人稳重,见识也是一等一的,他应该能看到这一点,这时候主动引荐荀,又是为了什么?

见孙策不表态,张也不着急,接着说道“大王,汝颍多奇士,但汝颍少名将。至少十年内,恐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