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腰。
『店铺……如何了?』韦端低声问道。
管事低声说道,『生意好了很多……』
韦端微笑了一下,点了点头,伸手接过汤碗,喝了一口,便是皱了皱眉,『让人换个方子,别用这温补的……还是用些清凉的好,这两天劳碌上火,牙都有些疼……』
管事连忙应下,可是又有些迟疑。
『嗯?』韦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无妨,无妨……百医馆……呵呵,哼哼……』
韦端这几天舆论攻击的主要方向,就是百医馆。
所以现在韦氏管事去找百医馆的人,多少就有一点尴尬。
医疗资源,在封建王朝期间,可以说是非常短缺的。
固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是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封建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人口生活在贫困和物资匮乏的状态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医疗资源往往无法得到充分的投入和分配。医疗设施简陋,药品稀缺,医生数量有限,导致许多人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这些都是客观的条件,但是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在封建王朝之中,政治体制也对医疗资源的分配产生了影响。在封建社会中,政治权力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财富。因此,医疗资源往往也受到了政治权力的干预和操控。这导致医疗资源无法公平地分配给所有人,而是更多地服务于统治阶级和特权阶层,普通百姓则很难享受到其服务。
因为这一段时间来,潼关的战事吃紧,百医馆的医师抽调去了潼关左近,而留在长安之中的医师还要负责紧急救治转运过来的重伤员,这就导致了一方面在长安之中的其他人相对来说看病更难了,另外一方面因为转运而来的重伤员也都是处于很危险的状态,治愈率自然就大大下降,很多重伤员就算是撑到了长安百医馆,也未必能撑过手术去。
尤其是一些伤口并发炎症的败血病,内脏衰竭等,几乎都是无药可救。
即便是华佗,也是无能为力。
华佗善于救急,能从死神手里面十个人抢下一两个来,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太仓萦等人也减少了对于一般病症的治疗,重点关注于重病和急病。
这一切原本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同样的一件事情,如果用不同的角度去描述,那么就是不同的故事了……
十个伤兵为什么就只能活一两个?
其他八九个为什么会死?
华佗,还有百医馆里面的医师,不都是被人称之为神医么?
太仓萦等人有没有尽力?
若是尽力了,为什么伤兵还会死那么多?
难道那些勇敢奋战的将士,就活该去死?
那些长安之中的普通百姓,为什么削减了看病的数量?
这些百医馆的医师,有没有消极怠工?
是不是百医馆在有意破坏骠骑大业?
前线将士在拼死拼活,为什么百医馆的医师还能『吃好睡好打扮好』?
韦端高呼要理性思考,却指向了让百医馆的医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他将之前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上百年前的那些不靠谱的游方医生和当下的百医馆医师联系起来,表示那些游方医师又在百医馆里面重生了!
为了避免骠骑大业受到更严重的损害,为了长安百姓的幸福和健康,为了那些英勇的兵卒将士的生命,是不是应该将百医馆的医师好好审核一番?
这是不是程序正确?
作为在野党,作为民间公蜘,是不是有这个发声的权力?
对于百医馆的种种『弊病』,为亡故的伤兵带盐,韦氏表示『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