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5章 计划和猜想(2 / 4)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363 字 5个月前

是基本上和后世翰林院修编差不多,也就是差不多等同于秘书处的小科员,一方面可以熟悉公务,另外一方面夜市可以接触到了高层,对于将来的发展颇有益处。

马钧和贾洪就不说了,司马懿也自然懂的这个道理,自然没有像是历史上那样的撂挑子,倒是也有几分的兢兢业业。

{();} (ex){}  司马懿三人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将近些年的行政文档进行整编,入册,准备打包到长安去。

平阳虽然是斐潜的封地,但是不管从政治角度来说,还是从地理角度来说,长安都比平阳要来的更好,所以治理重心的转移,也就是一种必然。而要从平阳转移到长安,并不是说几个人过去就算是可以了,而是有相当多的繁琐事项,像是这些之前在平阳的行政文档,就必须进行整理装运。

在平阳出库多少,然后到了长安再入库多少,这个数量和批次,都必须有明确的清单,以便于核对。

所以当斐潜看着司马懿已经按照郡县,然后将所有行文分类规整好的库房,不由得点了点头,说实在的,这是一个相当繁琐的工作,在没有电子文档的汉代,要进行相关编号,并且等级入册,全部都是需要手工进行的,虽然说之前有库存清单,但是司马懿三人依旧还是要重新清点一边,进行核查勾选,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甚至还需要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发霉啊等等的其他问题,因此整体上的工作量还是相当大的……

而司马懿三人竟然在不倒二十天的时间内,就大体上整理出来,并且还做得不错,这就让斐潜多少有些意外。

毕竟当年在历史上,可是明明白白写着司马懿这小子,消极怠工,甚至还装工伤蒙混国家工费医疗的……

但是现在看起来,司马徽这小子,似乎还算是可以?

那么为什么司马懿在历史上有这样的行为呢?

斐潜笑笑,巡查了一番之后,便表扬了一下,让司马懿三人再接再厉,然后准备回议政厅。

在路上,斐潜一边走着,心中也不由得考虑起这个问题来。

或许是嫌弃之前的举荐档次不够?

“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

这算是第一次司马懿被举荐。

然后司马懿甩脸不去……

等等,如果历史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司马懿那个时候应该是在河内吧?而那个时候的河内太守似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家伙,叫什么名字来着?好像还算是曹操的门生,因为曹操当年还没有迎刘协的时候,担任兖州刺史的时候似乎举荐了几个人作为孝廉,然后这其中有一个,就成为了后来河内的太守。

在汉代,举荐制度之中出了很多搞笑的事情。就像是庞统让荆襄蔡氏那个家伙当了官,然后庞统就要背负一定的责任一样,反过来如果是举荐人出了问题,那么被举荐者也同样常常会被牵连背锅,这或许就是司马懿当时不愿意出仕的原因?

现在一方面自然没有这方面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是司马懿自己考出来的成绩,有辛勤的付出自然多少有些感情,不会轻易的放弃,所以么,勤勤恳恳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不管怎样,斐潜现在的关注点并不是在司马懿身上,而是即将要展开的陇右到西域,还有在冀州等等的一系列的战斗上面。

相比较起来,去巡查司马懿马钧贾洪三人,不过就是件小事罢了,仅仅是对于新入职员工的习惯性鼓励而已。毕竟不管是什么企业,对待新员工都是比较宽容的,等到了半年之后才渐渐的增加工作量啊什么的,至于那些已经在企业当中待的时间长了,每个月都紧巴巴要还车贷房贷的,自然是呵呵,呵呵……

大家都懂的。

司马懿这小子还算是安分,但是斐潜没有想到,李儒和贾诩居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