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因此,对扶桑粮价的上涨问题,直秀、大久保等人曾经议仔细论过。
随着天灾的缓和,扶桑的粮食产量是有可能恢复的。但好死不死的是,扶桑通商后,因为生丝、茶叶、其它特产的出口价格高昂,将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因此这粮价是下不去了。
实际上,在直秀原来的世界,从1856年起,这粮价上涨要一直持续十几年,而且在1878年1880年还会再次加速上涨。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一是从海外购粮,二是想办法提高扶桑粮食产量,三是降低粮食消耗。
从海外购粮,先不说有钱没钱的问题,这造船和获得出海通商许可,就是两道天大的难关——至于想着西洋人运粮食到扶桑救苦救难,那是想多了,人家自有暴利买卖,轻易不肯做这种薄利的生意。
至于后两种办法,则都跟箱馆有关
开荒嘛,扶桑开发的最大片土地就在北地;降低粮食消耗要靠油脂,而虾夷地渔产堪称扶桑第一。
可让人沮丧的是,尽管直秀说了老半天,可在座众人还是将信将疑——不能吧,今年六月二日箱馆对西洋人通商,物价是涨了,但有这么厉害?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如今还没到路有饿死骨的危难时刻,这事情不真发生不知道疼,因此大家不信也难怪——其实,连大久保也是半信半疑,但这种大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姑且信之好了。
冷场过后,这话题只好又转回富国强兵上来。
横井平四郎在《国是三论》中提出的“富国”,其实可以称之为“交易富国”,也就是工商业致富。
说起来,这个话题还是满尴尬的。幕府以朱子儒学为本,这经商无益论那是深入人心啊;再说了,“商贾乃贱业”,武士不得经商如今依然是幕府法令。
但内有肥前、萨摩、长州、土佐等例子——这些强藩无不因经商而富,外有西洋人提醒,奉行所这些人不得不了解海外信息,自然知道了“通商有大利”。
可问题是,做生意有风险呐,这通商可以致富也可以致贫,谁能保证自己包赚不赔啊!
直秀就能!
在他原本的世界里,幕府在1859年对外通商到1868年江户无血开城这段时间,这经济搞的是真不怎么样,因此最后灰溜溜地下台了。
但大哥莫说二哥,之后的维新官府开始时干的也不咋地。
这其中的得失优劣,有无数后人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这些当然可以拿出来谈了
首先要揭露一个真相,那就是维新政官府早期干的真不咋样,把扶桑折腾得死去活来,要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这些官僚才幡然悔悟,然后扶桑经济才开始快速发展。
当然了,直秀不能把没发生过的事情当例子谈,所以讲话之间还是以逻辑臆断为主。
无农不稳,就先从农业谈起。
这扶桑农业嘛,成功的秘诀是明确地权、成立农业团队和鼓励推广技术。
是的,维新后农业发展的不错
1880年以前,扶桑农业产值上下波动,但综合年增长率达到了约17;1880年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年增长率大约为11。
但官府在其中的作用比较搞笑,有对有错,可能过还大于功。
这些家伙干了啥呢?
盲目引进良种、推广机械和西式牛羊放牧法。
举个几个例子好了,引进的珍贵牛种差点让和牛灭绝了于维新官府之手,而土豆、玉米、高粱的盲目推广又导致了粮食总产量的下降,大农场机械不适合
广泛的小块田地,西式放牧法也水土不服。
当然,维新官府还是比幕府强,最起码人身禁锢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