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稳步上升。
火车开通之后,郭红和杜漫漫立马就走了。
她们真是一分钟都不愿意在大湾县多呆。
近乎逃命般地离开了这个鬼地方。
顾教授一家和王主任就没那么着急走了,他们沉迷在江芝莲烹饪的美食中不可自拔。
几乎都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胖了有七八斤。
他们知道江芝莲在准备扩店,非常忙碌,所以也没让她经常来酒店这边做饭。
酒店套房虽然配备了炊具,但都比较简易,偶尔做点分量少的饭菜还行,人多的情况,还有做复杂的菜,就十分的不方便。
调味料也不够齐全,江芝莲想用的话,都得自己带过来。
总之就是特别的麻烦。
所以大年初一折腾了一顿大餐之后,他们多半都是去江芝莲的几个饭馆吃的。
这样能吃到更多的菜式,碰到江芝莲不在或者忙的时候,店里的厨师也能做。
孟青得空就会去找顾教授,两人经常凑到一起做交流。
讨论实验,研究论文,分析文章,了解国内外的学术进展……
不过元宵节一过,他们也都回了京城。
在外毕竟不够方便,玩乐总有个限度。
离孟青返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然而这一次谁都没有因此而感到焦虑。
孟青整日忙于出诊、记录和看书看资料,对时间几乎没有太大的感知。
江芝莲则比他还要忙。
暴雪过后,气温越来越高。
今年比过往任何一年都要升温得早。
积雪很快全都化得丝毫没有痕迹。
温度一上去,很多活儿就可以开始干了。
刘师傅带着几个徒弟,专门流出时间来给江芝莲干活。
几个饭馆同时扩建,人手不够,刘师傅又找来了很多临时工过来。
店里扩建装修,肯定没法在店里招待客人了。
可也不能歇着什么都不卖,这不符合江芝莲的脾性。
结果各个馆子门口,都设了几个小摊儿。
碗碗香门口卖的是乳猪蹄、酱棒骨、茶叶蛋和麻辣鸭脖。
素食馆门口则卖各种卤菜,麻辣的,五香的,全都是素菜。
火锅馆门口少不了姚小望的绝品馒头,再就是江芝莲擅长的各类豆制品了。
她把方法教下去,做出来的虽然不如她,但也能做出来八九分的神韵。
客人们都喜欢吃,回头客多得很。
这样一来,店里的人,照旧要上班。
后厨的人负责做,服务生和前台就负责卖。
店里扩建装修,但生意基本上没怎么耽误。
赚的肯定不如开店迎客的时候多,但营业额已经相当可观了。
比不过原来的自己,但是比起别家馆子,还是绰绰有余。
春芳街和公园南街上,眼红江芝莲的人太多了。
可也都感激她。
因为一条街上有个这么红火的馆子,能带动整条街的人流量。
他们赚不了江芝莲那么多,但是如果没有江芝莲的馆子,他们只会赚得更少。
既然如此,也就无话可说了。
孟青买了三月三号的火车票,开学日是三月五号,他几乎是卡着时间去的。
江芝莲就把重新开业的日子,选定在了三月一日这一天。
为了赶工,刘师傅带着一帮人点灯熬油地干。
江芝莲也几乎是在连轴转,哪里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她有卡车,得空了就带着人去建材市场拉材料。
扩建之后需要更多的桌椅板凳,小舅乔冬又把这个任务接了过去。
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扩建工程总算是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