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身为谋士,完全不称职。”
萧逸放下手中的书本,“先生错了!先生帮我安抚好下面的将士,就是帮了我最大的忙,也尽到了身为谋士的职责。”
纪先生张口结舌,最后叹了一声。
他再次问道“淘太后欲取公子项上人头,公子当真不着急?”
萧逸喝了口茶,说道“本公子等着她出招,无论刺杀还是赐死,本公子都早有准备。”
“以后呢?公子以后打算怎么办?难道不做官吗?”纪先生接连询问。
萧逸笑了笑,随口说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眼下,本公子手中这本话本传奇更重要。”
简直是……气煞人也!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翻看话本传奇。
纪先生连连摇头,心好累。
罢了,罢了,他先去安抚下面的将士,让他们别闹腾。
……
皇宫!
陶太后得知萧逸率领南军,驻扎在京畿边界地带,迟迟不肯回京,当即冷笑起来。
“原来他也怕死啊!他以为他不肯回京,就能逃得了吗?让兵部给萧逸下命令,命他速速回京复命。”
梅少监小声提醒道“恐怕萧逸不会听从兵部的安排。他从小就是个没规矩的人,好的没学到,跟着他舅舅平武侯石温,倒是学会了听调不听宣,阳奉阴违。”
陶太后蹙眉,“你的意思是,让陛下写一道圣旨召他回来?”
梅少监再次说道“即便有圣旨,他也可以找借口拖延,甚至连借口都不用找。老奴以为,要对付他,干脆剑走偏锋。直接让陛下赐他毒酒,由金吾卫出面,送他上路。”
陶太后微蹙眉头,“直接赐死一员大将,恐怕不是什么好吉兆。尤其是眼下京城乱糟糟,兵仗局爆炸的事情还没解决,说不定还要用上南军。”
“那就连下几道旨意,解除萧逸的兵权,派人接任南军,同时赐死萧逸。”
“不怕他狗急跳墙。”
“娘娘,萧逸迟早都会狗急跳墙。老奴以为,要对付他,必须先发制人,杀他一个措手不及。否则,迟则生变。”
顿了顿,梅少监觉着刚才的话分量不足,于是又补充道
“萧逸可是胆敢在金銮殿上杀人的主,他孤家寡人一个,没有牵绊,也就意味着他什么都不怕,什么都威胁不到他。此事拖延下去,老奴担心萧逸会铤而走险,对京城不利。
不如趁着他还没下定决心的当下,先杀了他。若是操作得到,甚至可以将兵仗局大爆炸的事情和他牵连起来,届时若有人追问他的死,便可名正言顺堵住世人的嘴巴。”
陶太后皱眉深思。
她并不想大张旗鼓地弄死萧逸。
这件事,最好是无声无息地解决,南军平稳过度。
可是,萧逸这人鸡贼得很。
早早到了京畿地界,却迟迟不肯越过地界,也不肯回京城大营。
用意不言而明。
他就是在憋坏水。
他会乖乖将兵权交出来,然后亡命天涯,终身都在刺客追杀的阴影下生活吗?
显然,萧逸不是那样的人。
陶太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你说得对,萧逸竖子,不能以常人的心态揣度他的想法。让皇帝给他下旨,第一道旨意召他即刻回京复命。若是他不肯奉诏,第二道旨意就是解除他在南军的一切职务,交割兵权,收回虎符。
第三道旨意,顺理成章赐他死罪,一杯毒酒,一了百了。若他胆敢反抗,不尊旨意,妄图率军造反,直接杀无赦!”
“娘娘英明。”
陶太后想了想,“让金吾卫去办这件事,吩咐郑刚,多派几个好手。罢了,罢了,郑刚忙着查兵仗局的案子,干脆由你走一趟,带上金吾卫的高手,出发前往南军宣旨,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