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东暖阁
新的帝王还未举行登基大典,更没有大婚没有皇后。太后也没有正式册封,因此张太后并未移宫,仍住在坤宁宫中。
此时年少的帝王正襟危坐,脸上挂着和善亲近的笑容,听着对面的母亲在喋喋不休说着张家的难处。
“……先帝是知道他们的辛苦,上下这样多的人口,总也要有些营生……先帝都许了的……这群御史风闻奏事,惯会搬弄是非,这是要里间天家骨肉……”张太后越说越是气恼,像恨不得立时下令将所有弹劾张家的人都抓起来问罪一般。
寿哥始终颇有耐性的听着,不附和也不反驳,脸上笑容一丝不变,显得格外恭顺。
金太夫人含笑看着这母慈子孝的场面,注意着寿哥的每一丝细微表情变化,见他始终孝顺谦恭模样,不由不住的点头,心下颇为满意。
下首坐着的张鹤龄则看着寿哥不同以往的老成模样,心下忽生一股子说不出的不安感,他几次挪了挪身子,到底也没有出言插话打断张太后。
他身旁的弟弟张延龄却是压根没有关注他们说什么似的,有些无精打采的,心不在焉地盯着自己袍角鞋尖,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站在寿哥身后的刘瑾也耷拉着眼皮,好似恭恭敬敬,实际上眼角余光已把周遭人都尽收眼底,心下不住冷笑。
张家还生计艰难!
那可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说句打嘴的话,就是皇家艰难张家都未必艰难,这许多年在外面强抢豪夺多少东西,还借着先皇脾气好讨了多少封赏去,这会儿来哭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小皇帝不是不知道这些,可是……
刘瑾偷眼瞧着寿哥的表情,心下也是感叹,自先帝爷驾崩以后,小主子是迅速成长起来了,越发稳重,也越发让人摸不透。
他跟在东宫多年,自认极了解自己这位小主子的性子。
之前小主子因有心结与张皇后不睦,先皇驾崩时还与她大闹过一场,虽然封了口,外面人都不知道,但他这样的贴身内侍最是明白,母子之间那层薄薄的温情早已被扯个粉碎,小主子心里只怕已是恨上了这位母后,恨死了张家。
如今小主子竟还能八风不动面带笑容的听着张太后给张家粉饰,这份忍气的功夫已是修炼到家了。
一时张太后说得口干舌燥,抬眼见寿哥还是那个表情,没有半点同仇敌忾,也没有半分要表态的意思,又是气急,又有些心灰意冷,语气不善问道“皇帝怎的不说句话?”
她此言一出,金太夫人和张鹤龄都是眼皮一跳。
金太夫人生怕打破了这好气氛,连忙嗔道“娘娘太心急了,皇上哪里不晓得张家的委屈。”
张鹤龄也忙描补道“皇上也最是知道娘娘一片慈母之心。”
“张家的艰难”,“张家的委屈”,“慈母之心”,寿哥嘴角的笑意越发深了,眼底寒芒隐现。
张家,太会自说自话了,当旁人都是傻子吗?
张太后身后的大太监梁恭也忙上前陪笑道“娘娘说得急了,且饮盏润润喉,您昨儿还说着好,要让皇上尝尝的。”说话间已是使眼色,小宫婢端着琉璃盏过来,奉与张太后。
张太后沉着脸端起来浅啜一口,缓了缓,方让宫婢将那给皇上、太夫人、两位国舅端来尝尝。
寿哥敛目去看奉上来的,琥珀色的浆液盛在晶莹剔透的琉璃盏中,果香夹杂着淡淡酒香,分外诱人。
待小内侍拿银勺尝过后,寿哥端起来尝了一口,倒是清甜可口,带着微微凉意滑过嗓子,十分舒畅,饮罢口中还留着淡淡余香,如酒般绵长。
寿哥勾了勾嘴角,道“果然还是母后这边东西精致,好喝得紧。”
张太后面色稍霁,吩咐宫婢分一坛子与皇帝。
金太夫人笑道“入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