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见到托德·菲利普斯,这位导演出乎路泽预料的憔悴。同样,菲利普斯见到路泽的时候,也觉得他没有自己想象中的自信和从容。
不应该啊?
菲利普斯是看见路泽的表演有不少地方都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一举一动都有很有电影里的感觉,导演觉得这就是他要的。只要这两个月继续细化调整,就能够给出整个完整的表演,
但过了几天,路泽就宣布他要修改一下自己的表演。
正是因为他觉得好像每一个地方,他都在表现角色。这样做出来的表演对于一般情况来说是很好的,演员即角色,但其实还是很有局限的。和这个角色最大的特点,不确定性不符合——路泽曾经想过对小丑的形象和性格进行分析概括,但猛然发现自己其实做的有点多。
他在《海边的曼彻斯特》里做的表演,其实没有刻意的。因为贴合他自身,所以自由无拘束的表演,不是那么百分百符合却散发出完全不弱于原先设计的魅力来。
小丑,同样是一个可以创造很多可能的角色,也同样需要更多的不确定性。
这种角色如果浪费了就太可惜了,与其在一个范围内演,不如尝试着多做界限之外的尝试,彻底放开自己的情绪,甚至放大。所以路泽最终决定塑造一个无法被常规定义、无法轻易辨认出的形象。
这不是意味着放弃以往的分析,恰恰相反,是对这个角色理解到很高的程度之后,返璞归真。
心里已经有了这个角色。
现在做的就是放掉那些他自己以前理解的行动,让一切更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样的表现肯定初期会有很多不恰当的,所以真的需要很多尝试。
...
现场的很多场景已经搭建完毕,路泽还专门跑去了这些地方感受。
这部戏现在有了钱了,按照导演的说法,很多地方都搭建的比以前更有质感起来。
这无疑是加分的。
路泽奔波往返十几天,大概心里有了一些数,但无疑自己有点沉浸于角色,以至于处事方式也有了一些改变。
但,这或许也是值得的。
《曼彻斯特》是他运气好,就很自然进入那么一种角色状态;他现在是自己主动想进入,自然自身也难免被影响。
也有所得。
事实证明他的方向是对的,就像电影里亚瑟·弗莱克并非出于本意,很偶然的机会,他反而成为了那个他想要追求、想要变成的那个标志性人物一样,路泽不确定性的表演反倒赋予了人物更多的生命力。
这很重要。
因为路泽的表演决定了整部电影最后到达什么程度,这里面几乎所有的的配角人物设定大多是为剧情服务,为亚瑟·弗莱克而设计的。孤注一掷,所有条件为主角服务,其实难免就会有缺失的地方。
某种意义上讲,它押宝在路泽的表演是否能够满足观众的胃口,尤其是在有希斯莱杰的前提下——十年前,他就凭借这个角色获得过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但是当时,那也是因为沉浸角色而产生了悲剧。
...
因此难免会说到,这样的前提下,大家也非常关注路泽的心理健康。
嗯,热吧就是挺关注的,所以《西红柿首富》上映之后,8月初她计划会飞到米国来陪伴路泽,因为路泽是决定就待在那边等到《小丑》开拍。所以即使他状态不错,热吧也会至少陪着路泽到那个时候。
路泽其实也不是非得来米国体验这么久,而是他其实不太想让女朋友看见自己所有的状态,以免让人担心。但也确实要说,这是作为男女朋友,相互该做的事情。
到时候,肯定会两人都挺紧张的。
因为这次表演不断地给路泽提出新的挑战,这种挑战甚至屡次超出了路泽自以为的上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