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南阳平原周围环绕着群山,是一个直径大约一百八十里的圆形。
它的北面是秦岭余脉熊耳山,西面是武当山脉,东面就是蜿蜒险峻的伏牛山。在他的北面,也就是襄阳城的正东方向则是桐柏山。
这个由群山包围起来的平原,一共只有寥寥几个出口。
咱们从西面逆时针往下数正西方的出口是汉江上游,也就是谷慕兰和青慕莲顺江而下时的那条汉江通道。从南阳平原出了这里就是利州东西两路,同时也可以通向川蜀之地。
而南面的通道,就是汉水南流的河道和地势平缓的通道,位于武当山和桐柏山之间。这条通道就是拖雷想要拔掉襄阳,就此向长江流域进兵的道路。
在这之后,南阳盆地的正东方还有一条通道,是淮河源头冲击而成的。从这里出去就可以直接进入淮南东西两路,也就是沈墨的大本营。
最后一条通道在南阳盆地的北面偏东,也就是拖雷率领大军由北向南而来的通道,是伏牛山的一个豁口。
通过这样一介绍,大家也就知道南阳平原这地方有多重要了——基本上谁占据了襄阳,谁就拥有了一个交通枢纽。到时无论向哪个方向进攻都是易如反掌。
尤其是拖雷过来时的伏牛山通道,是高耸险峻的伏牛山上唯一可以通过的地方。由于它位于南阳方城一带,所以被称为“方城垭口”。
自古以来不管是北伐还是南征,那里都是南北大军必夺之地!
这条方城垭口就像是伏牛山被刀锋砍断了一条缝,因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南襟湘汉、西胁武关”!
……
以拖雷的才能,在他通过方城垭口这道隔绝南北的天险之时,自然要派兵驻守,以保障自己退路的安全,所以他在险要的山口处留下了三千蒙军。
非但如此,他在方城垭口的外面,还将伺候骑兵的侦查范围撒开了数百里远。
在拖雷进军南阳平原之后,他还把南阳和襄阳之间的邓州和新野攻下来驻兵防守,以保障自己后方的安全。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率领部队和襄阳守军苦战时,他们的后方却出现了这种情况!
根据这次传来警讯,通州大股部队的位置一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是汝州一个是郾城。
现在摆在拖雷眼前的情况是,他所在的襄阳和身后派兵驻守的南阳相隔是一百四十里。而南阳距离伏牛山外的汝州和郾城同样也是一百四十里。
南阳、汝州与郾城这三者,正好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汝州和郾城是方城垭口之外,成犄角之势的两个警戒点。
如今这两个警戒点上,同时传来了通州军大部队过境的消息,这就说明对方毫无疑问瞄准的就是方城垭口!
他们打算从自己的后方远远的兜截而来,一巴掌堵死自己回军的通道。把他和这支蒙军困在长宽两百里不到的南阳平原上,变成一只瓮中之鳖!
想到这里时,拖雷已是如坐针毡。
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方城垭口那里,自己留下来的三千蒙军能不能凭借险峻的地势,死守住方城垭口,保住自己的退路?
与此同时,自己这支南征大军,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死磕襄阳?
想到这里拖雷的心思越发混乱,他知道现在面临的,已经不是能不能打胜这一仗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活着回去的问题!
……
又过了片刻,当天色大亮时,拖雷冷着脸走出了营帐。
他立即命令全军集结,准备向北撤退!
在付出了大半军力的情况下,他终于还是放弃了襄阳,准备全军回师蒙古。
从襄阳这里跑到方城垭口大概是一百七十里远,如果全速奔行的话,在太阳偏西时分他就能赶到。
当他的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