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特点也加了上去。
至于贫困老夫妇卖明信片这个,《巴黎伦敦魄记》里是有人物原型,但只有短短一行文字,没有足够的细节,不能满足我想写“老无所依”的想法,直到我后续在别的资料里看到“街头学院派美女”的定义,看到不少人卖假黄图真明信片的介绍,看到警方打击摄影师和地下版画商的记载,我才决定把这个素材用上,挖掘下背后的故事,延伸出我个人的推测和想法。
很多人拿《巴黎伦敦魄记》来事,可能不记得奥威尔在第一部分最后过的话吧:“如果谁有时间,不妨为其中一个人写个传记,这将是很有趣的事”。
我个人不会不自量力真去写文学经典里人物剪影的传记,只是借这个壳来讲自己的故事,来承载更多的想法。
其他还用到的都是一些展现饥饿、贫困的真实细节,我就不多了,对了,拍脸蛋制造红润感这个细节,我原本打算和另外一本资料的某个细节对应着来写的,那样才有对比感,才有讽刺感,但没有塔罗会带来的人物视角自然转移,只能遗憾放弃了。
那个细节是:拿三时期,某个公爵被骗子所骗,长期服食含砒霜的药物导致死亡,而他的目的是让自己肤色更白。
这和穷人靠拍脸蛋制造红润感就形成了非常好的对比。
嗯,出处应该是《印象巴黎》,讲印象画派出现和发展的,里面也有不少有趣的人物历史性细节,之后可能会用上。
还有,后面应该还会用到《巴黎伦敦魄记》里面一个人物原型,原文也只有短短一句话,但我觉得那背后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让人辛酸和感慨的故事,等写完了再告诉大家是哪个。
我个人的习惯是直接引用原句或者稍微改了一下的句子,会直接标注章尾,借用人物原型、物品原型和历史事件的,则会在每部最后总结里一并提及,要不然,真要都标上,有的章节能标十几二十个。
毕竟到现在为止,出现的每一个菜品和酒类名称,传故事,城市细节,魔法仪式,民俗文化,风土人情,都是有出处的。
比如,傻瓜仪,那个时代巴黎真是遍地乐子人。
比如,那个愿意嫁给死刑犯能让他得到赦免的出处是《巴黎咖啡馆史话》11页,还提到有个罪犯虽然被人求婚,但看到对方丑陋,于是对行刑人“兄弟,赶快吊死我吧!求你了”,颜狗死于看脸的真实案例。
嗯,第一部里面的很多传、谚语都来自《蒙塔尤》这部作品,它是对某任教皇遗留的审讯记录研究后的产物,真实展现了法国南部蒙塔尤村的人文风情和生活细节,本堂神甫这个人也是从里面摘取的人物原型,所以我才你们法国人啊,太风流了!
在第一部总结的时候,我本来想提《蒙塔尤》的,但因为出门在外,用手机码字,又比较赶,结果遗漏的,我当时想的是,朋友们,第一部很多东西不是在玩梗啊,比如九牛拉棺真的不是在调侃东哥的九龙拉棺,那是蒙塔尤地区真实的历史传,人类的想象力有的时候是有点像的。
最后,大致列一下参考资料吧:
《蒙塔尤》
《金枝》
《巴黎伦敦魄记》
《印象巴黎》
《巫师:一部恐惧史》
《巴黎咖啡馆史话》
《悲惨世界》
巴尔扎克的《农民》《高老头》
《奥尔拉》
《君主与承包商》
《甜点里的法国史》
《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
《从黎明到衰:西方文化生活500年,1500年至今》
《法国人民:四个时期,五个地区的历史》
《法国美食之旅》
《地下墓穴: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