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高声叫着,也不知叫个什么意思。
她想起这几天听戏时听到别村的老人家闲聊,说到那个神奇的鬼仔岭,上面的小石头都是小孩子的样子,白天是石头,晚上就是小鬼,是以当地人特地建了个小庙来超度它们。
“你们昨天回来得早,听说晚点回来的人,路上可听到东西呢。”前面那个说猫头岭的娘娘说。
“什么东西,没听说呀,不是今天才拆戏台和棚子么?”
“不是拆戏台和棚子的事,是昨天晚边不晓得是他们走晚了还是哪们的,在半路上听到林子里面有鬼叫,走得快得很,把几个人都吓得跑起来。”
“按说他们在后面也不会太迟呀,天还大亮着呢。”
“可不是,太阳还没落山呢,这东西也太大胆了。”
“会不会听错了?鬼鸟叫得可太像,那岭上又有那们多高树子,鬼鸟喜欢呢。”
“那们多人都听到了,应该不是鸟仔叫吧。”
“这东西少见多怪了,哪里没的,到处都是,最近夜里能不出去就不出去才好。”
“也有人讲是唱戏引来的,那些东西也喜欢看戏呢。”两个人叽叽咕咕,不时有其他人插进来其他话。
倩倩已洗了大半茧子了,便把洗好的绵兜拧干水搭在柳树桩上。
继续阅读
那个讲古的娘娘似是找不到话题了,把话头绕到她这里来:“倩倩,要讲婆家了吧?”
“嗯。”倩倩想了想应道。
“讲的是哪家?”
“不晓得,大人定的。”
“她这们能干,她娘哪里舍得这们早嫁出去,嫁到别人家还不是苦,哪里有什么福可享?不如在家里多做几年把新房子砌了再讲。”后面讲古的另一个稍年轻娘娘叫云娘娘的接口道。
“话不能讲得这们死,倩倩长得好,又能干,好好选一下嫁到个家境殷实的,那日子不就好过了?再讲她娘可是巴不得她早点嫁出去。前几天碰到她娘,还在怨她不乐意嫁,就是不定亲,怕她后面嫁不出去呢。”前面的口寿娘娘接着话说。
“这附近家境殷实的也就算朱大户了,听说他家可没有适龄的小官人要讲亲。何况跟富户结亲要嫁妆,不多不少也要二三十两,哪能一下子拿出来。就算能拿得出,她娘也舍不得吧。”
“二三十两?倩倩和她奶奶一年养的三季蚕收的丝,织的彩绢都可以卖二三十两了。她们两个染色,倩倩来织的,攒上二三年就有了,何况每年还织十几匹细葛布。哪里会拿不出二三十两的嫁妆钱,就是不舍得。”口寿娘娘很是笃定地说。
怎么话题跑到她这里了?没奈何,倩倩只好解释:“其实没那们多,我们一家织布又不太快,哪里来的这们多布。得来得去都是些辛苦钱。”
“庄户人家哪个得的不是辛苦钱。只是你们家你们三个是够辛苦的。现在还有二蚕的茧没有洗完的。”口寿娘娘同情地说。
倩倩将装着蛹的小篮子提出来放在石板上沥水。把衣裳拿出来,将皂荚放在水里泡软了后把水洒在衣裳上,揉几下后用脚踩,随后再捶打,敲得梆梆响,不再去听旁边两人的闲话。
那两个娘娘看她不搭话,也识趣地将话题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后面的日子就在染丝织绢中度过,中间出去割了几次葛藤,抽了葛丝,绕成卷等着那圈绢丝织完了便开织。
双喜过来新定了六匹极细的葛布,其中四匹本色,两匹浅蓝色,好在冷天时她把之前取的葛丝抽空织了几匹。
但涉及染色又要麻烦一些,就要先把葛丝煮过后再染,也可以用染好色的葛丝织成一些图案。
普通的格子色还行,若是一些相对复杂的花样,那样就更花时间和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