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和价格写上挂在店门口,有认得字的人一看便知,不认得字的问一下旁边人也就知晓了。
一碗粉三文,大素包子二文,大肉包子三文,饼二文,价格与这一片的粉店和包子店一样。
肉包子一个要三文,一般人肯定会选择一大碗米粉了。
须知这里一斤普通面粉都要八厘银子,上白面粉要多二三厘呢,一斤面才能做十四五个包子,成本摆在那啊。
而一石米还不到五钱,在长沙这个鱼米之乡,最普通年景也才三钱,稍丰收米价则更低,粉的成本就比麦粉低多了。
包子在灶上热着,散着芝麻香的烧饼装在竹篮里用干净白布盖着摆在旁边,小陶炉上还热着一锅焖了一晚上的卤蛋。
食客除了之前包子铺的熟客便是路过赶早的苦力小贩。
颉儿喜欢吃米粉,在碗里放了一大勺煮好的粉肠猪肝加浇头外还加了芫荽、葱、酸豆角末和酸菜末,末了还淋点芝麻油,然后用筷子美美地挑着吃。
良端呢,喜欢吃包子和饼,特别是饼,一下子吃两个。
颃儿还小,只拿着半块饼啃着。
这一天的食客不算多,这是早就预想得到的,本来也没有备多少料,到下午申时卖完即盘账打烊。一共收入二百三十二文。
不过渐渐地,因为每日都是按能买到的食材来吊汤、做浇头和做包子馅,粉店的名声慢慢累积了起来,加上量足味道好,一碗里放足五两湿米粉。
生意便在开店后的一个多月后有了起色,一日可收钱四五百文,也能净赚个一百多文,做粉也要用米十余斤了。
加上她们来了个米换米粉的做法,一斤米可换十二两干米粉,每日里双寿加个新雇来的本地小厮黑仔守店,双喜抽空到集市白日里摆半天摊,一日便要做上三四十斤的大米了。
这样一来倩倩尽管不用亲自做米粉,却也是相当忙碌。
乡村日暮有人家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