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的诗歌在现实主义的底色之上,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寒地百姓吟》以 “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生动地展现了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让人深刻感受到封建社会的不公。在那个时代,许多诗人追求华丽的辞藻和高远的意境,而孟郊却将目光聚焦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用他的诗歌为百姓发声。
孟郊善于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洛桥晚望》中,“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通过描写初冬的清冷景色,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凄凉。冰初结的天津桥、萧疏的榆柳、寂静的楼阁以及远方的嵩山雪,这些景物不仅营造出了一种空灵的意境,更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人生的思考。
孟郊的诗歌还富有哲理性,他在作品中传达出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尽管一生穷困潦倒,但他从未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以诗为囚,将自己的情感、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都囚禁在诗歌之中。在这个精神世界里,他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孟郊的诗歌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通往内心世界的大门,让人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二、诗歌风格:古朴奇崛,独具匠心
(一)古朴凝重,避熟避俗
孟郊的诗歌在当时独树一帜,与盛行的浅俗流易风格截然不同。他擅长白描手法,如《洛桥晚望》中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高简,将初冬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冰初结的天津桥、行人绝迹的洛阳陌、萧疏的榆柳和寂静的楼阁,在明月映照下,远方的嵩山雪清晰可见,画面简洁却意境开阔。在句式上,孟郊打破常规,不追求平缓流易,而是力求古劲折,以古文句法为诗。与五言诗歌上二下三的习惯不同,孟诗有上一下四的句子,像 “藏千寻布水,出十八高僧”“磨一片嵌岩,书千古光辉”,这种独特的句式改变了传统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新鲜的艺术感受。
(二)险奇艰涩,精思苦吟
孟郊的诗歌常常给人一种险奇艰涩之感。他硬语盘空,惯用死、剪、烧、骨、录、折、断、攒等狠字、硬语,营造出奇崛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夜感自遣》中,他写道 “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可见其写诗之刻苦。他的心情郁闷、情绪低沉,这也使得他所追求的新的语言表现多带有冷涩、荒寞、枯槁的色彩和意味。在诗中,他精心选用 “剸”“梳”“印”“刷” 等令人感到透骨钻心的动词,与 “峭风”“老虫”“病骨”“铁发”“怒水”“劲飙”“黑草”“冰钱” 等暗、冷、枯、硬的意象相配,构成了一组组险怪、生硬、艰涩的句子,传达出心中难言的愤懑愁苦。
(三)情深致婉,气势磅礴
孟郊的诗歌并非只有苦吟和险奇,他也有不少作品情深致婉,气势磅礴。他既有具有悠远情致的诗歌,又有具有 “奋猛卷海僚” 气魄的作品。韩愈看到他 “敷柔肆纡余” 的一面,苏轼喜爱他 “鄙俚颇近古” 的诗歌。孟郊不少诗歌具有古淡闲雅的特点,以平淡的诗语写出深婉的情致。如《游子吟》以平淡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将母子之情表达得真挚深沉。同时,孟诗还具有气势雄健的特点。他以 “荡”“振”“锁” 等硬语体现出山峰、建筑的阔大气象,将建筑物、山峰写得高插云霄,横亘天地之间,如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描绘出雄健飞动的气势,反衬出一己的敝小。
三、思想主张:复古卫道,心系苍生
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