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米芾(4 / 4)

代书坛宗主,自然不是完全蹈习米芾书法的道路,但是他们的书法创作受到米芾的重大影响,在风格和成就上都与米芾有着密切的关系。

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他的创造性技巧和独特风格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使得书法艺术得以不断发展。他的书法之美,不仅体现在笔画上,更体现在笔下的意境、气韵上。米芾书法的流传不断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和动力。

六、作品赏析

(一)代表作品列举

米芾的诸多作品如璀璨星辰,在书法史上熠熠生辉。《研山铭》是其传世佳作之一,该作品以其独特的笔法和深邃的意境闻名于世。它主要分为三部分:米芾大字行书作品《研山铭》、宝晋斋研山图以及后人鉴跋。此作曾历经多位宫廷或民间收藏名家之手,由于历史原因,一度流落到日本,后在 2002 年被国家文物局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斥资 2999 万元购回,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研山铭》的书法用纸为南唐后主李煜制作的澄心堂纸,坚实细密,品相上乘,极为贵重。在这篇铭文中,米芾展开了雄奇瑰丽的想象,将砚山化为巍峨的昆仑仙山,山上有五色潭,潭里孕育着龙怪,龙怪降下倾盆大雨,润泽大地,气象万千。

《虹县诗卷》是米芾撰写的两首七言诗的大字行书法帖,也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此书全卷均用大字行书书写,轻重缓急有节奏感,墨色运用干湿浓淡相间,形成了整体的一体感。尤其是开篇的十一字“虹县旧题云快雾一天清淑”,一气呵成,笔法干练而不散。米芾在《虹县诗卷》中把下笔的轻重缓急展现得淋漓尽致,再一次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

《紫金研帖》记录了米芾与苏轼交往的一段往事。此帖书写潇洒俊逸,虽为晚年之作,其锋芒肆意之处仍未消减。米芾在帖中提到苏轼携其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而自己后来又得之,不以敛。此帖在处理书法各种关系上高妙之处尽显,如整幅章法上较为注重大块面的轻重对比,以及在字形变化多端中又能浑然一片。

《蜀素帖》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天下第八行书,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艺术风格以和谐变化为准则,追求天真自然的效果。整体的笔法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米字多欹侧之势,所以字与字的相承呼应尤为默契自然,行气生动。

(二)作品风格解读

这些代表作品各具特色,共同体现了米芾书法的艺术魅力和独特风格。《研山铭》展现了米芾雄快沉稳、跌宕多姿的书法风格,以及其自由奔放、不受前人法则制约的创作风貌。《虹县诗卷》则以其节奏感十足的轻重缓急和墨色的干湿浓淡相间,呈现出天成之趣。《紫金研帖》在潇洒俊逸中凸显了米芾处理书法关系的高妙,而《蜀素帖》以其精致的笔法、变化多端的结体和沉着痛快的笔势,彰显了米芾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米芾的这些作品,无论是从笔法、墨色运用,还是从结体、章法布局等方面,都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滋养和学习范本。它们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群英荟萃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