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李定国:南明悍将的辉煌与悲歌(7 / 9)

白文选为征逆招讨大将军,马宝为先锋,自己另外率领一军随后,合兵十四万,以“清君侧”之名出师。

九月,孙可望的部队抵达交水(今云南沾益),李定国、刘文秀率领五万人抵抗,由于兵力悬殊,人心浮动。这时,白文选前来告诉李定国:“赶快出兵迎战,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迟了我们会吃亏的。”李定国这才下定决心交战。孙可望估计昆明空虚,又派马宝、张胜前往偷袭,与王尚礼里应外合,但马宝再次通知了李定国。九月十九日,双方在交水河畔会战,白文选率领铁骑直冲马惟兴的营地,马军却掉头冲向孙可望的营地。孙可望大惊失色,喊道:“怎么诸将都叛变了!”随后落荒而逃。李定国挥师前进,孙可望的各营将士都高呼“迎晋王”,孙可望大败。刘文秀、白文选追击孙可望的溃军,李定国返回昆明,结果马宝反正,张胜被擒,王尚礼自尽,内战得以平息。

孙可望众叛亲离,追随者仅剩数十骑,所过镇将皆闭门不纳。当时,冯双礼守卫贵州,假装追兵到来,孙可望携妻子财宝投降洪承畴。清廷封他为“义王”,但对他保持戒备。1660年(顺治十七年)十一月,清廷借围猎之机将他射杀。

九、血战磨盘山

交水大捷之后,李定国犒赏了将士,并厉兵秣马。但在论功行赏的过程中,他将原来的孙可望部队称为“秦兵”,而跟随他的部队称为“晋兵”,这一做法招致了许多原孙可望部下的不满。此外,李定国对刘文秀收编孙可望溃兵三万练以备边的事情也不满意,后来召回刘文秀,导致刘文秀郁郁寡欢而去世,这严重削弱了大西军的战斗力。

孙可望投降后,向洪承畴提供了西南地区的地图,并详细介绍了大西军的情况,使清军摸清了大西军的底细。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明永历十三年)二月,清廷决定分三路大军进攻贵州:平西将军吴三桂同都统李国翰领北路军从四川进攻,征南将军卓布太领南路军从广西进攻,靖寇将军罗托同大学士洪承畴领中路军从湖南进攻。此时,李定国正在永昌镇压王自奇、关有才的叛乱,无暇反击,致使吴三桂占领遵义,罗托攻克贵阳,卓布太占据独山,对云南构成了严重威胁。

继续阅读

同年七月,永历帝任命李定国为招讨大元帅,他才开始部署反击。李定国的部署是让夔东十三家围攻重庆以牵制湘楚,派冯双礼、祁三升据守贵阳附近的鸡公背以抵御中路清军,派李承爵在普安黄草坝设防以抵御南路清军,派白文选据守遵义孙家坝以抵御北路清军。这一部署显得较为被动。

当时,清军初入贵州,力量分散,如果李定国能集中兵力,攻破一路,战局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在指挥上,李定国中了洪承畴的计。当冯双礼请求增兵入黔,出击贵阳时,李定国收到了洪承畴的来信,声称:“某本待罪先朝,志切同舟,惟俟吴王(指吴三桂)之至,合兵以听指挥,无烦王师远出也。”李定国不清楚信件的真伪,延缓了增兵,贻误了战机。到了八月,李定国才率师东进,又恰逢雨季,日行仅一二十里,士气低落。相反,清军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实力增强,并开始进攻云南。

九月,清廷增派信郡王多尼为三路统帅,进兵云南。至十一月,中路多尼部在鸡公背击败冯双礼,占领安庆、曲靖。北路吴三桂在七星关击败白文选。南部卓布太部逼近凉水井,占领安隆,李承爵战死。李定国闻讯后,亲率主力三万人与卓布太决战。双方在炎遮河双河口展开激战,初战告捷。第二天,清军倾巢而出,大西军疏于防备,加之刮起了北风,导致金枪失火,燃起山茅野草,清军乘火势猛射,致使大西军全线崩溃。清军攻破了李定国的罗炎、凉水井大营,随后大肆屠杀大西军和当地百姓,军民被杀的不下三四十万人。李定国的妻子和家属也被卓布太抓获处死,大西军精锐部队